秦煌_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一章 国子 (第2/2页)

 那还不逮着机会就反了?

    “如今虽说父亲已经将博士新增百人,可是天下士子何其之多?

    建立吾大秦之国学,就可让剩余士子继续为吾大秦所用,为吾大秦源源不断的培养贤才。

    适时百家之私学,无师无名,试问谁人还会去拜师?

    长此以往,不需太久,长则十余岁,短则数年后,父亲就可见天下士子皆出自吾大秦国学。

    父亲何需再愁吏员不足,生民归心?”

    如果始皇帝真的答应效仿齐桓公稷下学宫的做法,建立大秦的国学,那么六国之地的私学,不用大秦做什么,很快就会没有生存之机。

    明律法,减严刑;兴官学,绝私学。

    才是嬴高不惜冒险对始皇帝提出这一系列点子的主要原因。

    至于改变以吏为师、需要荐书方可进入学室的规矩,只要始皇帝愿意建立大秦国学,这些才真正都是小问题。

    或许不需要太久,大秦就可直接用科举选才了。

    这样的话,普通人也就有了晋身之机。

    如此,大秦的权力才不会长久的把持在一小撮人手中,形成所谓的世家门阀。

    嬴高的话让本还有些犹豫的始皇帝不由眼中异芒连连。

    如果真的跟嬴高说的那样,确实是对大秦百利而无一害。

    只是如此一来,那这大秦的国学的祭酒之位就太重要了。

    不仅需要找到一个威望学识足够的人才能镇住场,而且最好能是大秦自己人。

    不然怕是又落得同那齐桓王一般的下场。

    稷下学宫两百余年,完全成了诸子百家的自留地,没有给齐国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是远在西陲的大秦平白受了许多好处。

    大秦众多的贤臣良将可是有不少是出自稷下学宫。

    可是想了一圈,始皇帝觉得现如今大秦还真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尉缭威望够,但是他是兵家,恐怕人数最多的儒家弟子不会服气,李斯不用想了,他跟儒家不说有仇,却一直被儒家视作叛逆。

    其余,还真没有人能够得到那些个自视甚高的百家弟子认同。

    想到这里,始皇帝不由看向嬴高。

    “那齐桓王当初特意修筑稷下学宫,却是为百家诸子公器私用。

    朕莫非也需再修建一宫室?且汝以为谁为祭酒为佳?”

    “父亲,齐桓王置稷下学宫变得为百家诸子公器私用,概因齐国上下为私利,不识贤才。

    父亲本就求贤若渴,加之如今已六合一统,国学诸子皆食父亲俸禄,岂能步齐国后尘?

    至于国学所在,兰池宫本就为学室所用,且闲置宫室众多,划置出完全可充作吾大秦官学。

    文通君孔鲋,本为父亲所赐封,加之在诸子百家中颇有威望,且是孔子后人,添为祭酒想必百家诸子当不会有异议。

    待到时机合适,若是父亲不满,大可撤换就是。

    纵然那孔鲋不愿,想必诸子百家中可是有许多人盯着那祭酒之位呢。”

    始皇帝听到嬴高的话,笑笑,道理是那个道理,可是真正做的话,怕是没那么简单。

    “汝以为吾大秦国学该为何名?”

    “额……此学为国而立,天下士子择优而入,吾大秦国学就名国子监,父亲以为如何?”

    “国子监?”

    始皇帝摸着下巴重复道,

    “可。不过此事既是汝起意,就交由汝来一手处置如何?”

    “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