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科举 (第2/2页)
步推行科举,似乎应该是水到渠成之事。 “此事,太子可否细说与老臣一闻?” 李斯似乎也发觉自己的失态,连忙坐下急声道。 对怀才不遇的窘状,李斯可以说是很有发言权的。 当初他从稷下学宫学成归来,回到楚国自荐,结果也仅仅只是掌管文书的一个小吏。 无奈之下听闻秦王政广纳天下贤士,才跑到大秦,进入吕不韦府中做门客。 正是因为有他的切身经历,所以李斯很清楚,一旦刚刚嬴高说的事情真的成了,那么对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而促成此事的人,毋庸置疑,将会使得天下读书人感激涕淋,更能让后世无数读书人的口口相传。 因为,他给天下读书人都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进身之阶。 “老师,此事高如今也仅只琢磨出些许皮毛,有老师帮忙斟酌,自是事半功倍。” 嬴高笑着对李斯送上一记不轻不重的马屁。 李斯抚着胡须,笑而不语。 “此政,高欲称之为科举。” “科举?” “嗯,正是科举。国子监建立之后,当为吾大秦最高学府,天下各郡所设学室则为根基。
学室弟子,将不会再仅限与吏之弟子,黔首生民子弟皆可进入学室……” “太子……” “老师,请先听高讲完可好?” 李斯只得点点头,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国子监中弟子,今后必由各地学室考校而来。由国子监出题,各地学室弟子作答,择优而取。 而国子监弟子,每岁则由朝中重臣会同国子监共同出题,由国子监弟子作答,择优而取。 最后则是陛下会同群臣,对所取国子监弟子行殿试,由陛下亲点最优三位,以做表率。 当然,国子监所取弟子皆可入仕为吏。” 嬴高言简意赅道。 科举真正cao作起来,当然不可能跟他说的这么简单。 不过此刻,反正李斯也只是听个大概就好。 “如此,吾大秦吏员当源源不绝矣,老师,纵是大秦所有官吏尽皆对高心中有所忌恨,又能如何? 更莫说,岂能吾大秦吏员尽皆乃尸位素餐之辈?” 李斯听到嬴高这句话,久久沉默不语。 敢情,始皇帝这父子两人早就想好了 所以才说出“施重典与吏,宽刑罚与民。”? “黔首生民子弟皆可入学室,乃是为老师考虑。” 嬴高说道这里,话锋一转提到了李斯刚刚想要说的话上面。 “哦?不知太子何出此言?” “诸子百家定然会都纳入国子监的,然定不会是如稷下学宫般百家各行其是。 诸子百家纳入国子监,可为教授,传道授业解惑也。 然,稷下学宫之人,多与那六国遗族有所牵连。 所以国子监,高欲请文通君孔鲋暂为国子监左祭酒,而请老师为右祭酒。 科举之道,当徐徐图之,待得根除六国遗族之患方可施行。 如此时机合适,国子监当可只以老师一人为祭酒即可。 若黔首生民子弟皆可入学室,则老师是为天下士子之师也, 如此声名,舍老师其谁?” 当初荀子就是稷下学宫的祭酒,所以才能弟子满天下,得如此声名。 嬴高相信,背离儒家而入法家的李斯,绝对不会拒绝这个诱惑的。 “……” 果不其然,听到嬴高这话,李斯已是彻底的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