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品牌 (第2/3页)
造就了数量众多的盗匪。 规模越大的商队,被盗匪盯上的可能性就越高。 所以,一般的情况下,很多商贾都是选择三五人一两辆马车或者干脆就是行商的方式,来走南闯北运送货物。 如巴氏和乌氏、卓氏等大商贾,三五十的商队,已经算很是庞大的规模了。 以至于嬴高这打着“秦时明月”旗号的商队,行走在驰道一侧的官道上,很是惹人瞩目。 不过,并没有多少人上前来搭话就是了。 毕竟规模越大的商队,越是惹人瞩目,越是惹人瞩目,也代表着越容易被那些占山为王的盗匪们盯上。 “乌曼,听你曾经也跟随乌氏商队往来各地?” 坐在马车上的嬴高,看着策马跟在马车一侧的乌曼,笑着道。 “回太子……” “过很多次,叫公子。” “公子恕罪。” 乌曼脸色发窘,连忙躬身道, “人确是曾经跟随乌氏商队很是去往过一些郡县。” “路上可有盗匪?” 嬴高看着官道两侧的密林,问道。 在析县境内,他还没见过有拦路打劫的盗匪。 但是西陵跟他提及过,在南阳郡和南郡境内,很是有几伙规模颇大的盗匪。 南阳郡郡守阚悻和之前的南郡郡守李瑶,还曾经一起发兵围剿过。 西陵做为县令,也领着析县士伍参加了。 两郡郡守合力,声势自然是极为浩大的,只是可惜,那些盗匪见到秦军势大,都一股脑的钻进了山林中,根本不跟阚悻和李瑶两人打照面。 如此,阚悻和李瑶两人搜罗了几日,不得不灰溜溜的各回各家。 “回公子,路上盗匪自然是有的,而且还颇多,尤其是在南阳郡和泗水、薛郡这些有驰道通行的郡治。” 乌曼并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道。 “在汝看来,吾这商队,能否吸引那些盗匪前来打劫?” 嬴高笑道。 “……” 听到嬴高这话,乌曼嘴巴张了张,却是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看太子一脸跃跃欲试,俨然一副希望那些盗匪赶紧来打劫的模样啊。 不过乌曼随即想到,有嬴山领着的这百余个铁鹰剑士,而且还有刀剑随身,也就释然了。 铁鹰剑士本就是始皇帝的贴身亲卫,任何一个都有以一当十的本领。 那些盗匪,多则百余人,少则三五十人,如何能够跟铁鹰剑士这样的精锐交锋? 那些铁器甚少的盗匪,要是真的赶来打劫太子的商队,怕是只能是送死的命了。 “汝在东戎族中的时候,可曾跟匈奴人、月氏人、东胡人打过交道?” 嬴高也没打算让乌曼回答个所以然,所以话锋一转再次问道。 “回公子,人在东戎族中的时候,同西戎人、匈奴人和月氏人、羌人打过交道,对东胡人却是未曾见过。” 乌曼虽然有些好奇太子为什么会问起这个,不过却依然是老老实实的答道。 曾经将丰镐二京劫掠一空的犬戎一族,在数代老秦人前仆后继的拼杀下,最终将犬戎彻底的驱逐出关郑 而犬戎一族也随着退出关中也分裂为东西两族。 东戎人选择了依附大秦来获得生存之所,乌曼的族叔乌氏倮就是东戎饶代表。 西戎人则是被大秦彻底的逐出了陇西地界,在月氏、羌人和大秦的夹缝中苟延残喘。 东戎大部都在陇西境内,被大秦在陇西的驻军严密监视。 东胡则是在辽西、辽东两郡以北,乌曼没有打过交道倒也正常。 “可熟悉匈奴、月氏、羌人话语?” 嬴高问出了他最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乌曼虽是跟他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他非要将乌曼收留在麾下不可。 施乐做为乌氏在咸阳市商铺的大掌柜,应该算是个经商之才,嬴高留下他到无所谓。 乌曼能够留下来,倒是跟嬴高突然的一个想法有关。 月氏、羌人、匈奴、东胡,包括如今还在苟延残喘的西戎,这五族,算是大秦周边触手可及处势力最为庞大的异族了。 是大秦的威胁,自然也算得上。 但是在嬴高看来,这五族的威胁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