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八章 师兄 (第1/2页)
这时有铁鹰剑士将煮好的rou粥端了上来,嬴高看着眼巴巴盯着rou粥的一干老幼,示意他们先吃,起身准备离开。 辇伯等人见到嬴高起身,慌忙躬身拜谢。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商队中是这少年做主。 嬴高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多礼。 施乐屁颠屁颠的跟着嬴高走到一边。 “公子,如辇伯这样的丐者,在大秦各郡中都有许多,也仅只关中和咸阳少见罢了。” 虽嬴高面色平静,可是施乐能感觉出来,这位少年太子实则心中有些郁结之气在的。 那些在旁边看着的行商露出的狐疑之色,施乐也都看到了。 如果是普通的商队,对辇伯这样的丐者能够施上一些饭食,自已是大之恩了。 可是自己这是一支普通的商队了么? 大秦,怕是没有比之更金贵的商队了吧? 现在施乐如果还没看出来,嬴高弄这商队根本不是为了好玩,而是有着别的目的,那他可真就是个猪了。 “关中少见?怕是是各郡县吏员都不让那些乞丐进城吧。” 嬴高笑笑,幽幽吐出一句话。 地方官员粉饰太平的事情,历朝历代不能是常态,至少绝对不少见。 大秦律下,对官吏的考核甚至可以是严苛。 人口、田亩、缴纳的粮食、盗匪、刑徒、乞丐等等都是各级吏员需要被考耗地方。 关中,做为大秦的根本之地,那些个吏员们只管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很正常。 出了关中,自有各地府衙自己负责。 而观众之外,诸多的郡县在嬴高看来和稀泥、打酱油的官员怕是比比皆是。 上下沆瀣一气,蛇鼠一窝,欺上瞒下,只要始皇帝没有看到,考核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其中,御史大夫冯毋择的御史府,有很大的责任。 当然,御史这个负责监察的官职,是始皇帝首创的,之前没有范例可以借鉴。 摸着石头过河,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再正常不过了。 听到嬴高这句户,施乐连忙低下脑袋,不敢接话。 这话,嬴高这个太子可以,但是他可是个没有任何爵位在身的黔首,岂能妄议? “呵呵,瘟疫这等大事,咸阳竟然没有得到丝毫消息,当真是该杀。” 嬴高冷笑道。 施乐没有接瘟疫这茬,显然是他也没有听过这事。 隐藏在暗处的六国遗族是最喜欢四处传播流言的,竟也是对瘟疫之事,没有进行任何的宣扬。 除了想要激起百姓对大秦的怨恨外,怕是更多的还是那些个六国遗族根本没有将生民们的死活放在眼里吧? 也更证明了,他们之所以反秦,不过是为了他们自己的荣华富贵罢了。 施乐听的冷汗淋淋,不敢接话。 这几每日里嬴高都是笑吟吟的,施乐险些忘了,这位可是在上郡坑杀了数万匈奴蛮夷的主儿啊。 “这些老幼乞丐,肯定是过不了武关的,该如何处置,汝可有什么想法?” 嬴高扭头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十几个老幼,出声问道。 现今有没有拐卖人口这个概念,嬴高不清楚。 那八个幼童是男是女他也一时分辨不出。 嬴高也不想往恶的方向上想辇伯这些半截身子都入土的老者。 既然辇伯了,那八个幼童都是他在路上捡的,那就当是他捡的。 再怎么,也是辇伯等人给了那些幼童活下来的机会。 到咸阳卖身进入大户人家中为奴,也确实是适时一种活命的方法。 但是嬴高知道,咸阳对辇伯等人来只是个触摸不到的梦罢了。 之前进不去,现在始皇帝正在东巡,更是不可能进的了武关。 即便侥幸混进去,怕是也会被驱赶到野外自生自灭。 辇伯等人都已是垂垂老矣,关中进不去,那些幼童肯定不可能再让他们带着。 可是嬴高也不可能带着这七八个幼童一路南下,该如何安置就是个问题了。 施乐听到嬴高问他该怎么安置这十几个乞丐,心中顿时一阵激动,连忙大脑全速运转,想着该如何妥善安置这些人。 这可是太子第一次询问他对某件事的意见。 “算了,别想了,嬴山你命人将这些热都送到析县交给西陵吧。” 可惜,嬴高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紧接着就出声道。 “喏。” 影子似的嬴山适时的出声应道。 “喏。” 不知道是失望还是庆幸,施乐也是慌忙低声应道。 这时,嬴高看到廉波、管季等一干行商走了过来。 “公子,大掌柜,吾等怕是要先行了。” 廉波等人对着嬴高和施乐躬身一礼道。 施乐闻言,扭头看了一眼嬴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