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阴阳两隔 (第2/2页)
是人来人往了,有不少船只停靠在码头上。码头旁的一座小亭中,坐着不少身穿背心的大汉,显然是一名名船夫。 杨业二人径直走向一艘船边,船上有一名五大三粗的大汉,看见此景正要说什么的时候,杨业抛给他几块碎银后便说到 “去青鸾乡” 大汉一听到这句话,便兴奋的说到“好嘞客官,客官坐好了” 杨业并没有多说什么,静静的站在船头看着沿岸的风景,而李忆平却坐着船舱内手捧一本书看着。 在之前,杨业就得知,李忆平与他的父亲住在青鸾乡百花村。青鸾乡离扬洲府异常的远,而且那里也是处在大山深处,并不像扬洲那样四面都有湖水。 李忆平虽然在船舱中看着书,却满脸的激动之前,时不时的就四下看着周围。 三个时辰之后,杨业二人就下了船离开了码头,直向百花村走去。 一个时辰之后,二人终于走到了百花村村口,此时的村口空荡荡的,没有任何人。村口边的房屋东倒西歪的,破烂不堪的样子,与边上郁郁葱葱的树林显得格格不入 二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住了。虽然在店小二那里得知了此次地动的严重,却没想到是如此的严重。 二人看了四周的景象,李忆平的内心却是顿感不安起来,李忆平急忙的往曾经居住的山头跑去。杨业也紧跟在后面。当李忆平飞快的跑过一处花田时,去一下停了下来。 李忆平缓缓的转过头,看着花田上的一处地方,赫然是凸起的一座小坟头,墓碑上赫然刻着“李北定之墓”。李忆平看着这一幕,只是静静的不动。 此时杨业也跟在了李忆平的身后,看见李忆平静静的不动,并没有做出什么举动,就静静的站在一旁。 此时格外的安静,只可以听见风穿过破败的房屋发出“嗡嗡”的声响、风拍打在周围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嗡嗡声,沙沙声相互交织着,似乎是在为李忆平的父亲奏响哀乐。 ‘滴答,滴答’ 一股水滴滴落在水塘中的声音悄然的出现了。 风声伴随着滴答的声音,响彻这广袤无垠的花田中。 此时的李忆平脚下不知何时出现了一个小水塘,只有拇指大小,却完整的能倒影出李忆平小小的脸孔。 扑通一声响,李忆平猛的跪下,把原本脚下所存在的拇指大的小水塘压的四处崩裂开来。 李忆平只是低着头,并没有发出任何的声响。 此时的李忆平眼睛异常的红润,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杨业看到此景,并没有做些什么,只是默默的转过身去。 片刻之后,大哭的声音从李忆平那边传来。只见此时的李忆平双膝跪地,眼泪止不住的四溅而开,而嘴中传来的哭声更是撕心裂肺的哭声。 李忆平的哭声响彻这花田。哭声越发是嘶哑,显得那么的无力,显得那么弱小。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忆平的哭声渐渐的越发嘶哑,渐渐的小了起来。 李忆平从嘶哑的哭声,渐渐的变成的抽搐的泣声。 李忆平从始至终都没有说出任何的一句话。从李忆平口中传来的只有嘶哑的泣声。 李忆平就这样静静的双膝跪在李北定的墓碑前,始终不肯动一步。 这一跪就是数个时辰。 杨业也不知去了何处,带来了一些食物与水放在李忆平的身边,并没有主动的向李忆平开口什么。 就这样,伴随着鸡鸣,鸟叫,犬吠的声音。三日的光景就这样过去了。 李忆平始终跪在李北定的墓前,没有再动一步,也没有吃一口杨业所带来的食物。 杨业也只是站在一旁并没有上前有所行动,因为他知道,他也尝试过,所以杨业十分的理解李忆平的心情。 只听咚的一声从李忆平那方向传来。 背靠大树的杨业一个激灵,猛的转身看过去。 只见李忆平只身倒在了墓碑上。 杨业见到此景,几步飞快的跑上前去,一把抱住了李忆平。 杨业摸了摸李忆平的脉搏,长叹一口气“只是晕了过去,没什么大事” 说罢,便背着李忆平来开了这个地方。 “爹!爹!!爹!!!,不要!不要!!”猛的一下,李忆平从床上惊醒了起来。 杨业看到这一幕,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大步走到李忆平身边说到长叹一句“总算是醒了”。 李忆平环顾四周,发现四周只有杨业。不知不觉眼睛开始红润起来,眼泪也止不住的从小小的眼睛中留了下来。 李忆平一把抱着了了杨业,大哭的说到 “我爹,我爹,我爹……” 话语声异常的嘶哑,只能道清这几个字。 杨业听到这声音,身姿也是一震,便紧紧的抱着李忆平。 嘶哑的哭声传遍了整个屋子。此时的声音,比之前的更加的嘶哑了几分。 一顿饭功夫之后,李忆平的哭声,渐渐的小了起来,渐渐的停了下来。 哭声停下后,李忆平小小的身躯依然在不停的抽搐着,眼睛异常红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