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最后的答卷 (第2/2页)
面拒绝,就说;“让我在想想吧,这边从家里过来有点远。”另一旁的同学可能也是这么觉得,在我后面应了声:“是太远了,来上课不大方便。”教辅应该也是看出了我们的不情愿,没有在像之前那般热情的为我们继续介绍,就走了出来。后来又听说,乡下的小镇上有一家补课的口碑还不错,打着名牌大学的老师的旗号,招揽了一大批像我一样对高考焦虑的学生。于是,抱着去瞧一瞧的心态,我们又去了镇上面。补课的地方在一家人家里面,有个院子,走过院子里面是一个大厅,大厅正中间就一张桌子,做这个培训班的人就在这张类似饭桌的上面和我们介绍补课的老师等,我有点恍惚,看客厅的外面一左一右有两间平房,培训的人说到时候会在这两间平房里面开课,他骄傲的介绍这请过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哪个哪个知名学校的老师,听的我也一愣一愣的居然有点心动。我一向是不在意外在设施这种,而在乎的是真正的实力。如果说,上课的环境差一点,但是老师有实力的话是无所谓的,心里窃喜到。最后都会说道收费标准,这边虽然也不便宜,但相比外面的补习班可以接受,并且这边离家里面进,我自己坐个公交车就可以到了。习惯了东西只要拥有就好,不会去深一个层次的考虑拥有的这样东西的配置如何,这就是“将就”一词最好不过的解释了吧,从小到大都是这,拥有就已经是奢侈的事情了,何况会考虑拥有的这样东西的质量呢?最后,补了一门数学和英语,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没有主见,要去补英语,后面弄得我感觉补课老师讲的都是不对的,但他确实一直讲的出错,而且思考方式和我的又不同,因为是好几十个人一起上的大课,加上白花花的钱,我还是忍着心中的疑惑坚持补完课,我疑惑:名牌大学的老师讲课水平也会不行吗?后来才发现适合自己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而不是说多有名气的老师就是好的。其他同学不知道,就我自己来看,这么久以来的学习,我自己已经形成了一套内在的学习方法体系,在我体内无形的运转着,现在这门英语的补课犹如外来生物的入侵,它打破了我多年以来的平衡,有的想法不是说你原来已经掌握了就可以去全部否定补课老师的授课想法,他讲课的时候我就算很排斥也会有意无意的听进去,并且影响着我,如果这个时候老师的思路是错误的,想想是有多可怕!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课可以补但是不可以乱补,要找适合自己的老师补。这也是我后来很反对像有病乱投医一样的,随便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的救命方式去补课。数学课程还好,好在是一对一,有觉得老师不对的思路可以立马反驳,加上数学老师本身就是一个水平很高的人,纵使成绩没有很大的提高,也帮我相当于把以前的知识点回顾了一遍,这就是碰到自己适合的老师了。 又难道是换了新的宿舍要适应新的环境花费了我额外的精力?难道是那年和苑子的冷战影响了我学习的集中程度?又难道是……? 我们之后所走的路都是由自己先前的选择铺垫出来的,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将来的样子,有句老话讲: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都要恰到好处,才能成就未来的日子。在一步一个脚印下,我终于毕业了。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本以为会紧张到窒息,事实上并没有如此夸张,有平时一直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铺垫,当最后一次考试真正来临的时候,我已经像打了麻药一般。少许的感觉是有的,也没有过多的去在乎紧张的感觉。只是记得每年的高考正是黄梅天,梅雨季节的天气一直下雨,我们高考的时候也没有例外。好在是在自己的学校里面考,不用像其他学校的同学一样早晨还得坐着大巴过来赶考,这一点也让我定心了不少。即使下雨,走在熟悉的校园里面,我的中学是中式建筑风格,校园里面随处可见长廊,高考那天虽然下着淅淅沥沥的中雨,我穿过长廊,也不怕外面的雨有多大,竟然在那个瞬间飘过一丝惬意,这个时候县里面排名第一的中学的优势就出来了,至少他可以在紧要关头为他的学子遮风挡雨,这是我身为江中学子的一份骄傲。最后一次的考试总体来说坎坷偏多,考试时候的那种急迫感至今清晰可见,还能心中一颤一惊。高考的威慑力可见一斑那!语文英语都答的很匆忙,英语有的题目还没有做完,现在想来也是唏嘘不已,好在在数学上面下的功夫没有白费,我的数学在最后一次发挥正常,支棱了起来。 那个夏天来了,我的中学生活匆匆走了,偶像剧情节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以为在最后一门考试结束的时候会像电视剧里面播放的那样:我们聚集在教室的门口,我们站在最高的楼层,嚣张的呼喊着发泄这三年来积压的情绪,脸上洋溢着从心底发出的由衷笑容,走廊里面充斥着我们的笑声,用笑声宣示着我们的苦日子终于结束啦!我们要奔向未来,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着我们,我们终于解放啦!外面数不尽的诱惑在等着我们去尝试!现实是,我回到教室,一个人都没有,班级里面也差不多搬空了。我先回了趟宿舍,到教室的时候最后为数不多的几个还没有走,看到同学们的桌上桌肚里面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还剩几个桌子没有收拾,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画面,更没有看到有人喜极而泣,爸妈也在一边催促让我快点收拾回家,我只好急急忙忙的把课桌上的东西收拾好,匆匆忙忙的走了,走的时候门口看到有爸妈在给子女送花,恭喜子女终于结束了这辛苦的三年,匆匆一眼,我爸开着借来的面包车,就像他开出租车一样,疾驰着走了。最后的最后,我们没能够和想要告别的人告别,没能够在结束的时候挥洒这三年来积攒的压抑,甚至是和同班了三年的“战友”简单的说一句“再见”,这使我始料不及,有的只是还没来得及和过去告别就被迫的踏上了新的征程。 人生或许本就如此,聚的轰轰烈烈,散的冷冷清清。熬过三年中学的我好似与初中毕业时候的我有点不同,具体说不上来是哪不同,我还是不是之前的那个我?我想:每下一个时刻的我与上一个时刻的我也不同,但具体变化多少。初中的我更多的是质朴、淳朴和自信,是一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韧。质变是有量变产生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塑造了此时此刻的我,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感觉不到身上的变化,但中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在那个时期渐渐的发芽,乃至于影响着我们后面的生活。我是不是?我,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一个时刻要关注着的问题。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