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纯纯的损招儿(第一更) (第1/2页)
,大明嫡长子 大明朝到今天,问题已然不小了。其一税基减少也就是土地兼并;其二开中盐法会破坏,使得边关缺粮,再加上弘治朝的这些藩王、太监、勋贵大面积奏乞…… 实际上已经让国库入不敷出。后来没办法,在王府本色禄米不足供应的情况下,就发一部分折色银。 《天阿降临》 真是越来越不像样子。 现在这情况让朱厚照碰上了,他肯定是想办法阻止。 用现代话语表述他处理此事的原则,叫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 以前也有很多权贵占了地的,那朱厚照暂时不追究他们,暂时啊。因为要想彻底的来个‘水至清’,老实讲容易搞出个‘二次靖难’出来。 但这些‘新人’,想通过合理合法、皇帝允许的渠道获得额外土地,对不起,那不行。 有能耐你就造反,咱们来碰一碰。 如果是通过暗地里的手段非要占土地,有这个胆子也可以,只需要日日祈祷不被发现就可以了。 回东宫的路上,朱厚照是越想、拳头握得越紧。 这次非要抓点人,立点威不可,否则一切照旧,那他这个穿越者的影响力在哪里? 他更不想等他登基的时候,国库还是空的,仓库里一粒存粮都没有,那这几年岂不是白白浪费? 总不能指望他发明个蒸汽机出来,那玩意儿他可不会造。生产力的提高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就是精盐他还没搞明白呢。 而且即便提高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苦,归根结底国家要治得好才行。 人祸只要还在,你就是发明飞机大炮也不行。 回去之后,朱厚照立马给杨廷和去了封信。 他把张永叫过来交代, “日夜兼程送到青州,叫杨廷和依此办理,不得拖延!” “是!” 说起来,杨廷和应该也明白,早先他还在京里时,自己就说过,若机会合适……说不准能多办几个齐宽。 只可怜了岐王、雍王运气不好,撞见了他。 雍王朱右枟今年不过十八岁,早早的就受封雍王,但就藩衡州,也就是刚定不久的事。皇帝特旨他留在京中过年,过年的时候,他们还见过呢。 现在人还没走,就想把土地带走。 第二日一早,朱厚照要照常入文华殿读书。 讲读常仪要比第一天的时候简便很多,朱厚照也舒服了不少,现在就是读读儒家经典,解释一下意思。这些他本来也看不懂,有人解释一下,扫扫盲也还不错。 因为太子学习后,臣子不能独对,所以也就没有人来找他说岐、雍二王之事。 内阁那边,重新票拟之后还是被驳回:再拟。 一直拟到有一个人出头为止。 反正皇上心里有了路径,现在是不着急。 现在就看臣子那边了…… …… 就这样又拖了三天, 朱厚照便问刘瑾:“外庭,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吗?” “回殿下,还没有。” “那就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