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章那一束七色堇花(上) (第1/2页)
卧室里,杜十娘正茫然地看着屋顶。 屋顶上有几根横木和整整齐齐的屋弦。 屋弦上则堆满了整整齐齐、洁白如新的茅草。 那是孩子他爸杜牧辛苦做好的了。 每年他都要至少弄三回这屋顶的茅草。 雨水多的年份,他就更勤快了。 不管是屋子还是屋外,不管是家务还是农活,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他一起都是竭尽全力,而且力争将事情做得周全、平顺、自在。 让自己一家老小过得安心、开心和顺心。 这是孩子他爸的愿望,也是孩子他爸的能力。 —— 无论对人还是对事,杜牧都认真。 他开始都会小心谨慎、凝神打量。 打量了几眼后,他似乎就能把人最心底的东西和那事儿最难办的部分给看穿。 这包括那他要将自己娶过来的时候。 乡下彩礼钱并不低。 有很多乡下人因此而打光棍,数量多得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其实,孩子他爸当时也可能是这样。 因为他长得一般,而且是一个豁牙。 他的父母也普普通通。 在村里,姓“杜”的只有他们一家,势单力孤的。 按理说,孩子他爸应当是属于“剩下”的那一族。 但事情并不是这样。 —— 杜十娘跟着当时还算比较年轻的父母去赶集。 父母希望自己找个好人家,如同所有天下的父母一样。 路上一家人遇到了同去赶集的杜牧。 杜牧两兄弟去曹家圩镇去赶集。 当时俩兄弟去卖猪。 那是一只二百多斤的活黑猪。 自己父母也去卖猪。 但卖的是猪rou。 因为杜十娘的爸爸是一个卖rou的屠夫。 他老人家就是凭借那把刀,养育了一家三口。 —— 爸爸挑的猪rou并不多。 只有五十多斤。 杀只猪,必须要和其他的屠夫一起打伙计,分开卖掉,才卖得完。 因为乡下人口过于稀散。 所以,购买力不强。 爸爸的脚力比较好,一家人行进轻松。 但杜牧他们也不慢,哪怕有一只二百多斤的大活猪。 这是因为,那只猪并不是被杜牧捆绑起来,而是被赶着走的。 —— 杜牧走在前面。 其手边带着一捆猪草。 隔一段时间,他就叫一声“大黑”。 而叫一声“大黑”。 杜牧就扔一点儿猪草。 此时,那只叫“大黑”的黑皮猪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往前走。 路途中间休息,杜牧还带着“大黑”去附近的小溪洗了个澡。 “大黑”被弄得干干净净的。 —— 一个卖大肥猪的乡下崽,能将一头猪弄成这样。 mama看得很稀奇。 当时只有十五岁的杜十娘也看得很稀奇。 爸爸同样也很稀奇。 因为爸爸走街串巷卖rou,对那杜家的情况一清二楚。 “毕竟,自家女儿大了,要多了解附近哪家有好男子,是不是?” 他听说杜家的大小子。 他年纪轻轻,只有十六岁。 但这小子做啥事都很有一套。 百亲自接触,这却是头一回。 —— 这是因为杜牧很忙。 他很少在各村之间瞎逛。 现在亲眼所见。 一家仨交口称赞杜牧,问其是怎么样做到的。 杜牧并不藏私。 他说这事儿其实并不难。 “只要你用心地对猪,那么猪也会用心地对你。 “其实猪的心思,比人的心思简单多了。” 这话儿大有深意。 一家仨爸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于是,赶集的路上,大家从“相识”变成了“熟悉”。 一行人一路有说有笑地来到了两家曹家圩镇。 爸爸去rou摊子卖rou。 自己和mama去摊子买些东西。 到摊子上逛了一圈,杜十娘和mama买了些针织布、线活计和帕子之类的东西。 还有一些女孩子家常用的玩意儿。 时间并不长,只有一二盏茶的功夫。 母女俩准备往rou摊子那边方向走。 结果娘母俩看到了杜牧兄弟。 他俩都空着手。 原来“大黑猪”已经卖掉了。 此时,他俩正在爸爸的rou摊子上买rou。 —— “谷叔叔,我是头一回到你这买rou。 “你给我适当称一称就行。 “下回我还照顾你的生意。” 杜牧说话慢腾腾的。 他完全不像年轻小子说话那么快人快语。 他们兄弟俩要的并不多。 三四斤的样子。 爸爸还稍稍多送了二两。 感谢了老爸的优惠后,杜牧提着rou,准备离开。 然后,他的眼神就接触到了杜十娘。 杜十娘也看着她。 凝神看了几秒,杜十娘感觉自己的里里外外都被对方看透了。 自己头不由得低了下来。 mama在后面笑出了声。 —— 回到“容家湾”后,杜十娘脑海里都是杜牧的影子。 她还父母问过好多次关于杜牧的事情。 他家情况挺一般,甚至有些差。 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