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9章长老们的来召【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长老们的来召【上】 (第2/2页)

要求。

    如果达不到要求就要被除名,沦落为“散修家族”。

    ——

    所谓“散修家族”,就是引气世家的附庸,最多只能拥有一阶中品灵峰,不能拥有引气高阶以上修士,并且其灵地并非皇家赐予并可以世袭罔替,而是要进行租借。

    现在的贾家就有一个附庸世家,即鸡冠山的薛家,后者已经依附贾家数百年。

    现在贾家被册封为引气世家已经超过一千多年,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

    但如果修士数量青黄不接,那会盛极而衰啊。

    即使贾家的“风”字辈长老,也只剩下贾风岭族长、贾风光和贾风书他们仨老头。

    这三位都是年事已高,但还是家族的顶梁柱,还要为家族兢兢业业的工作。

    他们仨也都曾有道侣——更通俗地讲,就是“老婆”。

    但他们三人中,就只有二长老贾风光有一个独子,而且还是一个凡人。

    ——

    贾风书汇报告一段落,大家的目光看向贾蓑一,因为后者是贾家未来族长的唯一候选人。

    “对于刚才三长老的数据,我完全表示赞同。”

    贾蓑一首先肯定了贾风书的话。

    这是客套话,但客套话有用,那就是好话。

    听到了贾蓑一的话,三长老贾风书脸上都笑出菊花来了。

    其嘴角露出弧线,并因此显露出洁白整齐的牙齿。

    如此高龄,牙齿如此洁白,还一颗没掉,这就是修士的力量!

    “当然,我也有过自己的一些计算。”

    贾蓑一话锋一转,继续道,“我贾家共二百八十五名修士,年龄分布在十三岁到一百一十岁之间,平均每个年龄段超过二点七人。

    ——

    “据此计算,平均每十年我贾家要新增二十七名修士左右,才能维持现有的规模。

    “我统计过去三百年来的数据,发现需要新增的修士数量在有的年份多,在有的年份少,但基本上维持在二十七名左右。

    “总体来讲,我贾家要达到这个目标的难度并不是太大。”

    一开口即是历史数据,很有说服力,族长、二长老和三长老以及准长老都凝神静听。

    “其主要途径有四个:第一,也是最主要的一个是我贾家凡人的出产。

    “我族凡人数量达到三十几万,各地武馆事业发达,先天武者数量不少,其中每年能产出三十名左右有灵根的修士。”

    贾家人口占整个通北县全部人口的一成。

    所有贾家凡人家族,无论男女都要习武。

    这既是强身健体、提升武艺和威力,又可以从那些在二十岁以下修炼到先天的武者中进行检测,以看一看有没有灵根的存在。

    ——

    灵根检测费用并不便宜,需要三块灵石,相当于三千两银子。

    按照每年达到十岁的孩童在三千七百左右的数据计算,其花费就要达到上万灵石,亦即上千万两银子。

    如果要检测所有凡人合适对象的灵根,即使把贾家给卖了也承受不起。

    再者,金剑宗和赛罗皇朝律令规定,修士要尽量减少与凡人的不必要接触。

    所以引气世家就采用了修士界一个不是很准确的经验性的做法,即到各地开馆去找人。

    如果一个孩子十岁修炼到先天圆满,那就是天灵根;如果是十一岁,那就是地灵根,即双灵根。

    这两种都要被“金剑宗“招纳为弟子。

    到十二岁,那就是人灵根,即三灵根,后者即使青苹果郡乔家也还是会视若珍宝。

    通过这层层筛选,到了引气世家,绝大部分都是四灵根和五灵根的修士。

    当然,这些人进入世家、宗门后,本来还应当接受进一步的灵根检验。

    但贾家只是个一般的——甚至可以说较穷困的——引气世家,所以有关仪器是没有的。

    ——

    “第二个途径是让男修士‘多娶老婆多生子’。

    “一个男修士平均生育十个孩子,就能生出一个有灵根的孩子,从而可以帮助维持男性修士现有的数量。

    “如果生了二十个孩子,那能生出有灵根的孩子的数量还可能翻番。

    “当然,完全翻番不可能,但能增加五成也很了不起。

    “当然,一个修士的老婆一般难以生这么多娃,我们还是要保护凡人女性的生殖健康嘛!

    “我计算过,一个凡人老婆平均生四到五个孩子。

    “如果一个男修士娶四五个老婆,再生二十个左右的娃娃,并不算太大的困难。

    “再说,以家族现有的财力,也还是勉强能支持。

    “我建议家庭加大对这种情形的家族支持力度,奖励生育出有灵根的孩子,同时适当帮助解决修士后代尿不湿、奶粉、耕田、孩子保姆和上学等一系列的问题。”

    听到这里,族长贾风岭点头说道,“我对四长老的这个建议深表赞同,不知你们两位长老看法怎么样?”

    他看向了二长老贾风光和三长老贾风书。

    两倍“附议”。

    贾风书还将此事赶紧记下。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