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12章 连续与连可茵夫妇【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连续与连可茵夫妇【上】 (第2/2页)

它飘落到了木杵附近。

    ——

    连续将木杵高高提起。

    他将这杏花用木杵沾着。

    他将其与那些已经粉碎成糊的糍粑粘着在一起。

    一下又一下,那些白白的糍粑糊染上一层淡淡的红色。

    那些鼻子灵敏的食客,肯定能闻到的那股淡淡的杏花香。

    ——

    城里的石板路干净、整洁,并且湿漉漉的。

    “卖糍粑啰!”

    连续推着板车,朗声吆喝起来。

    人到中年,并且遭受挫折,但连续的吆喝还是挺有力气的。

    如果中气不足,别人会以为你身体不好。

    “身体不好,还来卖粑粑?!

    “你是来卖老鼠药的吧?!”

    那些不信任的食客会这样说。

    如果风评坏了,那自己这糍粑就卖不出去了。

    所以,对于自己的吆喝,连续还是挺注意的。

    这就如同他对自己形象的注意一样。

    每次出门,一定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头巾、短衫和布鞋装扮,务必让食客们留下好印象。

    ——

    “‘续哥’,来两块糖糍粑!”

    一位年轻男子打着呵欠,叫住了连续。

    此人满脸青春痘,而且一双眼泡浮肿。

    看样子是熬夜过度了。

    “好咧,‘秦读’老弟!”

    连续扯开白布,将五块已揉搓好、热气腾腾、带着茶油香味的糍粑递了过去。

    名叫“秦读”的疙瘩年轻男子将手里的糖糍粑狠狠咬了一大口,准备转身进入屋子里。

    “秦读老弟,你还没给钱呢!”

    连续叫住了【秦读】。

    “哎呀,不好意思,‘续哥’。”

    秦读掏出了半两银子,“刚才只顾吃了,忘了给钱。”

    他是一名读书人,并非一个爱混账的家伙。

    连续补给对方三十五文钱,准备离开。

    “咦,你这糍粑里怎么有一股特殊气味?”秦读睁大那双浮肿的眼睛,叫住了连续,继续道,“我想一想,不像是梨花的,也不像是桃花的,而是杏花的!

    “有趣!有趣!杏花混入这糍粑里!”

    秦读说道。

    ——

    连续已经离开。

    秦读欢快地吃着“杏花糍粑”。

    “杏花糍粑”味道很好。

    这种情况必须要赋诗一首。

    一边吃糍粑,秦读一边想要做什么诗。

    但做诗很耗费脑力。

    于是,他将糍粑大吃了两口。

    然后,就不吃了。

    毕竟,还是吟诗要紧。

    ——

    停止了吃后,肠胃供血逐渐减少。

    大脑供血不断增加。

    秦读思如泉涌。

    秦读信笔挥洒。

    一首诗跃然纸上。

    【小楼一夜听细雨,】[1]

    【清早深巷吃糍粑。】

    【白里泛红香气透,】

    【别出心裁掺杏花!】

    作好了诗,就要分享。

    “‘续哥’,你看我这首【我要老鼠药】的小诗怎么样?”

    秦读出门去找连续。

    而此时连续早已消失不见。

    因为时辰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时辰。

    “哎呀,健忘啊!”

    秦读叹了口气,摸了摸脑袋。

    “好像近来自己头发掉了不少。”

    回到了屋内,秦读睁大了双眼。

    因为一只老鼠正好从他的书桌了经过。

    而且,这只老鼠还在刚才秦读的诗作兼纸张上尿了一泡尿。

    “可恶!”

    秦读咒骂道。

    而对于秦读的叫声、叹息声和咒骂声,连续隐约能听见。

    这些以考取功名为志向的读书人,不是那么好打交道,因为不仅嘴巴刁,而且嘴巴臭。

    但这些人不可以得罪,因为他们乃是购买力强、影响力大的回头客。

    ——

    走过小巷和大街,糍粑已经卖掉了一半多。

    一块糍粑三文钱,一天九文钱,一个月光吃糍粑仅有二百七十文钱,亦即二两多银子,实在是不贵的。

    所以,这县城里的人,大部分都不自己做早餐。

    再说,已经在这附近吆喝了三年,大家都熟悉了,知道连续的糍粑定时定点定量供应,产品优质,值得信赖。

    当然,也有一些想要捣乱的人,但他们知道连续有几下子,他们更知道连续有个功夫厉害的婆娘。

    因为得罪了连续,所以他们不得不屈服,给连续一家做了三个月糍粑呢!

    否则,连续在这城里也难以立足,因为自己人生地不熟的。

    ——

    前面又是一个小小的、幽深的巷子。

    石板干净、整洁,还是湿漉漉的,虽然天没下雨。

    “卖糍粑啰!”

    连续推着板车,继续朗声吆喝着。

    吆喝声中,连续看到墙角出现了一个老人。

    ——

    这个老人个子中等,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手上拄着一根锄头把做的拐杖。

    他身着粗布衣服,脚穿麻鞋,衣着干净,没有泥巴,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城里老头子。

    如果是乡下老头子,肯定是身上沾满了泥巴,衣服也是皱巴巴的。

    因此,来者是一位城里的、普通的老人。

    “老爷爷,您要糍粑么?!”

    连续推朗声吆喝道。

    这位老人家肩膀上有只侏儒野鸡。

    其身前则站有一只油光发亮、威风凛凛的成年黑狗。

    “我这有带糖的糍粑,也有无糖糍粑。”

    这个老人家有些面生。

    但如果能发展成熟客,那又能扩大生意了。

    “嗯,这糍粑闻起来好香!”

    这老头子声音嘶哑、含糊,有些外地口音。

    他缓步前行,同时嘴巴还吧喳一下。

    [1]【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