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 连续与连可茵夫妇【中】 (第2/2页)
连续笑道,“我早上四点起来做糍粑,就巴望着这个东西充饥啦!” “你这卖糍粑的,竟然到这儿来一个‘饥饿营销’!” 一个看起来有些见识的中年汉子叫道,“你完全就是欺负我们这些进城的乡下人啊!” 连续朝这位中年男子看了一眼,见此人文文静静,似乎是一个读书人的样子。 不过,这位读书人似乎比较穷,是穷困的乡下做题家,所以连续也不想理睬他。 只有那些带来盈利的顾客才是好顾客。 没有帮助的,一律都要划入“无关”之列。 —— 卖完了糍粑,可以早一点儿收工。 连续比较高兴。 首先是一个老头买了一少,然后到这儿来又是快速出货。 这天简直是双喜临门啊! 准备离开去吃那糍粑早餐时,连续抬头朝墙上的布告上看了一眼。 然后,他停下了脚步。 布告通缉的对象是一个中年汉子。 其名叫“杜少陵”,他同样带着一只野鸡,但却是一只侏儒级别的野芦花鸡。 悬赏者是青苹果郡府,其金额高达二千九百两银子。 这位名叫“杜少陵”的中年男子还有几个说话有关的特征,即舌筋处有一个舌环,说话时爱流口水,并且爱用帕子擦嘴巴。 —— 看到这里,连续想起了清早从自己这儿购买了十一块糍粑的老头子。 那老头老眼昏花,拄着拐杖。 其形象与这通缉布告上所讲的杜布和杜少陵俩位有很大差别。 但即使这样,连续还是那老头与这俩通缉对象有些相似。 首先是那老头有只独一无二的小野鸡。 其次是这老头说话含糊不清。 难道这老头是由杜布那孩童、杜少陵那中年男子变来的? 连续觉得,哪怕自己没有看到这老头的舌环,或许情形也与自己猜测的一样。 但即使这样,这名老头也不是自己能招惹得起的。 连续摇了摇头,推着卖糍粑的木车,开始返回。 —— 推着木车,连续往来路紧赶慢赶。 来到屋门口,他听到妻子阿音说,“清早起来,我推开屋门,开始生火、淘米和煮糯米。 “在煮糯米的同时,我将案板放好,准备好茶油,收拾好木推车,给我家相公‘连续’备好零钱以准备出去卖。 “连续每天晚上都要静坐修炼,以力争回复到先天修为。 “自从被世家废除修为后,相公身心差了不少。” “当我煮熟了糯米,相公也基本上修炼结束,然后俩口子开始揉糯米、抖糍粑,这需要大概三刻钟。 “做完这一切,我收拾好屋里的物事,相公则出去卖糍粑。” 听到阿音的话,连续停住了脚步。 因为阿音说一句,另一个苍老、模糊、嘶哑、老男人的声音也跟着说一句。 —— 这个声音听起来很是耳熟。 而屋内,阿茵的说话和那“鹦鹉”——哦,不,收租的老头——的学舌还在继续。 这个学阿茵说话的老人的嗓音,开始还带有一丝外地人的特点,然后慢慢地其口音变了。 他的口音变得与阿茵越来越相似。 而对于这个学说话的老人,连续记忆深刻。 于是,他从半敞开的门推车进去。 —— 连续看到,妻子坐在大门之内。 对面的很竹凳上坐着那位老头子。 这个老头子个子中等,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身边放着一根锄头把做的拐杖。 他身着粗布衣服,脚穿麻鞋,衣着干净,没有泥巴,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城里老头子。 其肩膀上站着一只侏儒野鸡,而身前则有一只油光发亮、威风凛凛的成年黑狗。 “这就是那位买糍粑作狗粮的老头。” 连续心道。 “哪怕是化成灰,我也认得。” 连续再度心道。 因为这样的老头,随手一掏就能拿出“百两”面额的银票。 他百分之百属于城里收租的那一群。 —— 看到连续推车进来,阿茵停止了说话。 老头子则打量了连续一番。 “掌柜的,你生意不错啊!” 老头子嘶哑着声音,笑道。 其喉咙里似乎有痰。 “还算勉强,”连续向前施礼,再度礼貌地问道,“老人家,您贵姓?” 这位老人或许与那俩被通缉的“杜布”和“杜少陵”有关。 不过,这些宗门之事,自己一介凡人瞎关心什么?! “老夫姓【布】名【什】。” 收租的老人家脸上笑出了菊花,道,“你们夫妇俩可以叫我‘布什修士’。” —— 听到对方自称“修士”,连续很有些诧异。 他更是将这老人与那被通缉的“杜少陵”联系起来。 因为这老头子也带有一只侏儒野鸡。 他和阿茵对视一眼,发现妻子也露出诧异的表情。 看来阿茵也无法察觉来者竟然是一名修士。 “你们不必惊慌,”老头子笑道,“我只是问一些问题,并且会给予一些报酬。 “我想问一下你们,‘清早’、‘晚上’、‘起来’、‘睡觉’、‘推开’、‘关上’、‘屋门’、‘屋顶’、‘堂屋’、‘厢房’、‘开始’、‘结束’、‘生火’、‘熄火’、‘淘米’、‘做饭’、‘夹菜’、‘案板’、‘砧板’、‘茶油’、‘猪油’、‘推车’、‘粪筐’、‘零钱’、‘赚钱’、‘亏钱’、‘买卖’、‘每天’、‘每月’、‘晚上’、‘白天’等之类的词语,你们是怎么样说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