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摆丧舞步【下】 (第2/2页)
大、脸色蜡黄的中年男子盖上白布。 与此同时,一阵撕心裂肺的女人的哭喊声响起。 【我的好老公、老相好啊!】 【你真是死得实在太早啊!】 【十五岁我俩就竹马青梅,】 【现在你要就一了百了啊!】 女人哭得像快要像断气了一样。 “嫂子,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有其他的邻里妇人过来劝慰。 —— “奏哀乐!” 司礼唱起了葬礼节奏。 呜咽的喇叭声响起。 “鸣小炮!” 鞭炮声响起。 “入殓!” 八位杠夫,四人分别抬起手脚,其他四人分别捧起脑袋、身子两侧等。 在妇人的哭喊声中,早死的中年男子被抬入棺材。 然后,棺材里,白布合拢。 边上石灰堆满。 再然后,棺材盖上。 —— “奏哀乐!” 司礼又唱起了葬礼节奏。 呜咽的喇叭声再度响起。 “鸣大炮!” 司礼又唱道。 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响起。 “抬杠!” 八位杠夫抬起了柏木做的杠子。 与此同时,八位杠夫抬起了楠木做的棺材。 “一二一” 在杠头的带领下,八位杠夫一齐唱着节拍。 他们脚步相互配合。 我左脚。 你右脚。 我向外。 你向内。 再换过来。 如斯重复。 他们八人合跳起了“摆丧舞步”。 “良辰已至,启程!” 司礼再度高喊道。 —— 然后,八位杠夫抬起棺材往前冲。 他们的脚步很快。 他们似乎想早点把人埋了,好早点收工。 “慢点!慢点!” 后面的乐队喇叭师傅喊道。 因为走得太快,吹喇叭会吹得不顺畅。 于是,速度又慢了下来。 抬棺和送葬的队伍,继续向前。 捧着中年男人那位死者画像的半大孩童披麻戴孝,走在队伍最前边。 队伍游街过巷,以让死者享受在这人世间最后的荣光。 而在这支队伍后头,跟着一只威风凛凛、有些吓人的大黑狗。 大黑狗的身上,则站着一只金刚鹦鹉。 —— 而棺材里,“死者”杜布正在体验。 这种体验的感觉,唔,要怎么说呢? “很快乐?” 谈不上。 “很伤心?” 也谈不上。 因为自己根本上没有死。 “很惊悚?” 作为修士,杜布完全不相信鬼魂之类的东西。 如果来鬼了,打死就是! “很怪异?” 这有些接近现在杜布的心理。 因为让活人去体验丧葬服务,本来就很反常。 但“感觉怪异”只是有些接近。 因为杜布还想到了更多。 —— 死亡是一种特殊的情感。 当穿上寿衣的那一刻,杜布就觉得,自己似乎就离这人世有些远了。 而当盖上白布,听到了莫上花那呼天号地的哭丧声,杜布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失去了人生。 哪怕自己还未经人事,哪怕自己还是孤身一人,自己也还是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 亲人远离。 rou体丧失。 灵魂消失。 “死亡已至。” 杜布将全身的三成灵力收回至一成的水平。 自己被放到了棺材里。 如同在半山村老家所旁观的那样,司礼叫起节奏。 棺材板盖上。 八位杠夫费力地抬起。 哀乐奏起。 八位杠夫唱着节拍,脚步相互配合。 他们跳起了“摆丧舞步” 自己在棺材里一晃一荡的。 —— “来到这个世上,就如同没来过。” 但有的人死了,其印记还留在这个世上。 这属于那些对人类有大用之人。 当然,这也属于那些对人类有大恶之人。 无论善恶,皆涉利益。 大善大恶,皆属于印记。 而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如果这样的人死了,那就真是一了百了。 即使有人挂念,也只是挂念到子辈。 孙辈还挂念的,当然也还是不少。 但到曾孙辈,则几乎很少了。 人如蝼蚁,只是这个世界上的过客。 —— 至于修士,他们汲取天地灵气,从而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乃至威力无穷。 对于这些人,自己见识不多。 主要是在通北县贾家见过一些。 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也不过尔尔。 当然,他们都是千年修士世家的一分子。 千年岁月,悠悠而过,他们如同那家族“池塘”中的微不足道的一条小鱼。 绝大部分都没有机会留下什么痕迹。 而到临死之前,他们或许还想要更年轻、人生再来一次,再来做一次选择吧? 可是,那个世家就是那个鸟样子。 如果再生于其中,会变得更好一些吗? 杜布不知道。 —— 当然,那是别人的事情。 可如果自己是那普普通通的通北贾家的一名修士,如同那素未谋面的贾笠章,家里因助学而一贫如洗的贾朝东,乃至那喜欢弄黄段子“贷言人”行当的贾抽粪或贾贾多大爷,又会怎么样? 即使如内务门营造司兼茶膳司司掌笠阳,虽然其妻子多、孩子多、孙子孙女多,但死后百年或千年,恐怕也都是一抔黄土罢了。 当然,看起来说,即使是一抔黄土,掌笠阳也还是有很多的孙子或孙女。 以后如果其子孙枝繁叶茂,或许其能享祀很多年吧。 而其死后,能体会到这种祭祀及其带来的香火气吗? 对此,杜布不知道。 对于这样的问题,他自觉也不能回答。 同时,他也对这个问题失去了兴趣。 因为人死了,就要死得干脆、死得一了百了。 勉强活着、苟且偷生,只是如同那蝼蚁或无头苍蝇一样。 —— 而人要活着,无论修短,皆须有意义。 这样的意义,或许于他人有意义。 但他人对“意义”的看法,很不相同。 这就如同自家和阿花一起骑马时,那三胞胎兄弟说的一样。 你俩兄弟骑马是不对的。 一人骑马、一人步行是不对的。 俩兄弟有马不骑,更是愚蠢。 后来,那仨兄弟还别出心裁,竟然让人抬马。 回想中杜布脸上露出微笑。 这仨兄弟人本性坏不坏不知道,但天真烂漫却是一定的。 而他们说的,也指出一个道理。 人活着,必须为自己活着。 而为自己活着,必须要有意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