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7章三类组道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章三类组道2 (第2/2页)

疼痛。

    所以,就当下而言,我的手打在石头上是原因,而手的疼痛则是结果。

    相应地,手的疼痛作为结果,必然有其原因。

    就当下而言,原因只有一个,即我的手打在石头上。

    当然,如果撇开当下的情境,那么导致手的疼痛的原因就会有很多。

    此种情形,可以称为“多因一果”。

    另一方面,我一拳打在石头上,既可能是手

    的疼痛,也可能是石头被晃动,或是石头被一拳打得粉碎。

    此种情形,可以称为“一因多果”。

    当然,无论我一拳击出如何厉害,也不可能将石头打成了一根糖葫芦或是冰激凌。

    因为后者涉及到了炼器之类的物性变化,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异类的因果变化情形。

    真正有大神通者,或许确实可以将一块遭受打击后的石头变成心中任意想象的东西。

    ——

    由此来看,之所以有时间,是因为有物,而有物则又必有本命精元。

    另一方面,之所以有空间,同样亦必须有其来自。

    空间乃是物之处所。

    当无物的时候,空间就成为了虚空。

    虚空中无物,因此可以称为“无”。

    但“无”亦必为一种物,其中必有无法察觉或探究之处,就如同凡人之不见微菌,而将后者之侵袭视为伤风一样。

    当修士能力进一步提升时,以前之“无”,则逐渐化为“有”。

    所以,有即是无,而无亦是有。

    有可化为无,而无亦能生有。

    ——

    既然说空间乃是物之处所,那么空间乃是何物之所?

    为什么空间会有大有小,甚或有重叠、拉扯、弯曲等等?

    杜布猜测,或许是因为物之所成,那就必成。

    既然必成,那就必须与他物分开。

    而要与他物分开,那么相互之间就有了“空”。

    如果一物有极大的本命精元,那么要与其他物分开,就必须有足够的变化以维持自身。

    由此来看,至大之物,不仅本命精元多,时间流速快,从而维持自身,而且要与其他之物之间的“空”必须足够大。

    如果不够大,那么此物就还会回事将其他之物吸附进入自己。

    如此继续,直到附近无物为止。

    而当无物的时候,它与其他之物之间的“空”就足够大,从而空就足够远。

    ——

    所以,星球之间,皆是虚空。

    由于星球足够大,所以虚空足够宽广。

    除非能够克服星球生命本源所带来的这种旋转力道,否则就无法横渡虚空。

    而务虚大圆满修士一个时辰能行亿里。

    因此,他能超脱于虚空,并且能行走于虚空。

    而横渡虚空,则是杜布现在暂时还没有想过的事情。

    相反地,如果一物比较小,则所留的空间就比较小。

    此外,如果在“虚眼”维度上有物,其空间自在,并且可以与rou眼或法眼空间相交叉,那么其中的虚空并相重叠。

    而借助“虚眼”上的空间,则可跨越空间行走,做到“缩地成寸”乃至“咫尺天涯”。

    由此可以推知,“储物袋”、“储物手环”或“空间手镯”之类的东西,必然是蕴含着极其强大的生命精华,从而能自带虚眼维度上可见的空间,从而抵抗所在星球的侵染。

    ——

    时间有因果。

    空间有因果。

    万事万物皆有因果。

    更具体地来讲,人类及其一举一动有因果。

    灵植、灵虫、灵鱼、灵禽和灵兽及其一举一动也有因果。

    沧海、桑田、高岸、深谷、丘陵、平原、石头、泥巴、水、火、风、雷、电,乃至各个星球乃至特定的星空等,及其一举一动,同样有因果。

    由物及其举动,而追溯其来龙去脉,则为因果追溯。

    而当能知晓各类事物之因果,并且由结果而追溯原因,则为“追踪”。

    如果知晓现在的一举一动,而追溯背后的因果链条,则为“预测”。

    ——

    “追踪”和“预测”,皆为物之本身。

    使用算筹,是进行“追踪”和“预测”的根本工具。

    但如果想要借使用算筹而探究对于自己或身边他者的吉凶、祸福,则为“因果术”。

    因果术的重点不仅在于物之身,而且要关注祈愿者本身关于福祸的看法,以及物之与福祸的关联。

    这世上人类和修士等千千万万。

    就如同当年或骑马或抬马的方烹云之三胞胎儿子一样,人们对福祸的看法各种各样,甚至相互反对。

    所以,“因果术”或“卜算术”,不应当占卜人们之看法或想法,而是“追踪”和“预测”为物之本身的轨迹,并且确立其与特定诉愿者之间的关联方式,然后列举出其中的福祸关联。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