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弦修士_第12章流金岁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章流金岁月 (第5/5页)

万计的修士们安家落户,并且领取数额不等的“宝宝回家金鸡奖”。

    ——

    经过五十多万年的发展后,虽然偶尔有了一些小的摩擦或问题,杜五花及其道门其他负责人都能适当地处理、沉着地应对,从而基本上稳住了阵脚。

    “金鸡道场”勉强有了以前“金豕道场”的模样。

    这表明,当时杜五花所确立的“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这十字的早期发展方针,是高瞻远瞩的,是完全正确的,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发展方针。

    而现在“金鸡道场”已经步入正轨。

    受到这一情形的激励,杜五花顺利地突破到了金仙九层。

    他是在处理各种各样的政务过程中突破的。

    具体来说,就是内务门门主齐水仓送来了一些文件,需要场长过目和签字。

    杜五花认真阅读,逐一签字,并且在其中有所感触。

    而放下笔后,杜五花就来到了境界极其稳固的金仙九层。

    “看到杜场长竟然在批文中突破,我齐门主实在是佩服。”

    齐水仓笑道。

    这小子拍马屁都不打草稿,脸皮厚得很。

    杜五花没有在意他的话。

    ——

    杜五花以为,如果“韬光养晦”这四字再坚持百万年时间,并且达到了原来“金豕道场”一小半的模样后,那么自己肯定就是金仙圆满了。

    看着齐水仓离开,杜五花以为,自己肯定要还是要在金仙层次上更进一步的。

    现在“天幅五星”修士的修炼进度,已经引起了一些高阶道尊们的重视。

    像贾蓑一的侄辈修士贾朝东,作为金仙修士,已经被龙家道尊【龙霸空】亲自招入门下。

    自己和二哥、阿花在“天幅五星”所搜寻到的杜家后辈、三灵根的引气二层修士【杜步】和其妻子【贾影香】在晋升到大乘修士后,就已经陨落。

    而其女儿【杜如花】,则在务虚修士时就已经陨落了。

    倒是他俩的儿子【杜如晦】,晋升较快速,现在也已经是玄仙修士,并且辗转来到了“金鸡道场”,托庇于自己的门下。

    对于这样一种情形,杜五花其实不是太喜欢。

    因为老是想着大树底下好乘凉,则肯定不会长得和大树一样高。

    就现在的杜家后辈来讲,真是没有什么出色的修士。

    二哥说过,这样的情形,其实是符合“平均主义”原则的。

    杜家其实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姓氏,和那些马氏、豕氏、鱼氏、沙氏等差不多。

    现在二哥和自己、小白能出此出色,都要感谢爸爸杜布、mama杜十娘以及杜家列祖列宗。

    ——

    想起过去,杜五花脸上露出了微笑。

    那时候自己是一只突开灵智的鸡。

    而二哥那时候还小。

    自己欠二哥一条命,不知道这一辈子能不能有机会还上。

    杜五花觉得,自己恐怕还不上了。

    因为二哥一直压抑着自己,让自己不要提升太快,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哥甚至还提醒小白和自己,也不要提升太快。

    现在,自己、小白、还有乔布斯、齐水仓等,大家都纷纷开始做租金,而二哥却坚持要做流金,因为二哥有着他自己的想法。

    二哥的想法很伟大,但从来不说。

    作为二哥的弟弟,自己也从来不问,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因为二哥身上是二哥自己都尚不清楚的大秘密的。

    现在的自己,已经成为了相当于“鸡帝”的场长,这是自己小时候就梦寐以求的事情。

    看到自己现在已经晋升到了金仙九层,并且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相当于“鸡帝”的场长,二哥应当很高兴吧?

    自己和二哥已经有一百多万年没有见面了。

    “真是怀念啊!”

    杜五花来到了门口。

    因为他看到了二哥杜布的过来。

    ——

    “阿花,恭喜你啊!”

    知晓自己的心愿的二哥说道。

    “谢谢二哥,也恭喜你归来!”

    杜五花给二哥泡茶。

    至于杜五花自己,当然不会喝茶,因为他还是一只鸡。

    “我以为你会取名为‘凤仙道场’的,结果五弟你不忘初心,竟然取名为‘金鸡道场’,实在让二哥我感叹,以后五弟你前途远大啊!”

    一边品茶,阿布一边说话。

    “二哥,当年我跟随你去上学,并且是上唯一的一次学。

    “当时村长老爷爷在黑板上写了一首名叫‘鸡帝’的诗,然后我心里就有了成为‘鸡帝’的理想。”

    杜五花说起了往事。

    【头戴黄冠配金钗,】

    【身穿花衣若帝来。】

    【平生从不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哥阿布随口就将那诗儿念了出来。

    ——

    那个时候,村长老爷爷看起来年龄很大,应当是村里年龄最大的老家伙了。

    他脸上的褶子,简直要比后山里的沟壑还深。

    当时还是有名的“卢花”的阿花觉得,村长老爷爷乃至整个的人类应当向“小松”学习,天天磨牙,那样牙口才会好。

    当然,老爷爷虽然牙口不好,但口才挺好,声音也挺大。

    村长老爷爷的教书是从一年级开始的。

    这也是当时阿开他们那个年级。

    教的是一首诗歌,上面写着“咏鸡”二字。

    但阿花和阿布都觉得,取名为“鸡帝”才恰如其分。

    当然,这是后来的事儿了。

    ——

    当时在课堂上的时候,阿花并不认识那俩字。

    因为阿花上的不是人类的学校,而它们鸡类的学校从来不教这些文化课程,历来都是关于捉虫、找谷粒、找mama和战斗训练等劳动实践内容。

    但当听到村长老爷爷的解释后,卢花心里一乐,原来这是歌颂咱们鸡类的。

    当时它就想咯嗒两声,但后来硬生生地克制住了。

    因为担心破坏良好的课堂秩序,并且阿花那时候就坚持自己是“一只有节cao的鸡”,并且直到今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