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章 只能救一个 (第2/2页)
不等多想,樊於期拉着成蟜的缰绳快速向那块大石头奔去。 后面的近卫军们却没有动,而是全都拔出佩剑。 为首的军士长眼神决然,高声说道:“主公、樊将军,这里仍有伏兵,就让吾等留下抵御,以便护送主公最后一程吧。” 成蟜回头看向军士长,眼神无比复杂。 樊於期却并不理会,继续拉着成蟜快速向前奔去。 绕过了大石,一条山路向山岭上延伸,樊於期拉着成蟜一头扎了进去。 临近山腰的时候,山路变陡,杂草丛生,二人放弃了马匹,徒步行进。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又黑了下来,山路也越来越不好走,随身带的粮食也快耗尽了。 成蟜实在走不动了,靠在一棵树上喘着粗气休息。 樊於期也坐在一块石头上休息。 “师傅,吾实在是走不动了。”成蟜说道。 “走不动也要走。”樊於期说道,“再坚持一下,到了赵国地界,便安全了。” “山穷水尽,又迷路至此,后面又有追兵,咱们会不会死在这里。”成蟜喃喃地说道。 “呸!”樊於期啐了一口,“提什么死不死的,咱们命大着呢。” 这时,前方传来一些响动。 沙沙……沙沙…… 樊於期本能的拿起佩剑,站了起来,做出了防御的动作。 成嬌没有太大动作,只是四处张望。 嗖…… 一支箭矢从侧面射了过来,樊於期本能地用佩剑一搪。 箭矢被挡,横飞了出去,与此同时,一个黑影飞速而至。 一道寒光掠来,目标,是樊於期手中的佩剑。 镋…… 樊於期手中的佩剑被一剑磕飞了,旋转着撞到了旁边的一颗树上,掉在了地上。 下一瞬,那个黑影手中的佩剑,便已经放在了樊於期的脖子上。 也许是过于劳累,也许是饥肠辘辘,武功盖世的樊於期竟被一瞬间制服。 手中执剑的,是一个黑衣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改名荆轲的荆良。 “好汉是何许人也?”樊於期虽被控制,却颇为平静地问道。 “你们又是什么人?”荆轲问道。 “吾们乃是秦国的兵士,前往赵国捉拿刺客。”樊於期冷静地说道。 “刺客?”荆轲嘴角微微上扬,说道,“是你捉拿刺客呢,还是刺客在捉拿你呢?” 樊於期冷眼看着荆轲,并未作声。 “荒山野岭,看你二人的穿着,又并非普通军士。”荆轲还是嘴角带笑的说道,“若没猜错的话,阁下便是樊将军吧。” 听到对方称自己将军,樊於期顿时心里有了些底气,说道:“不错,在下樊於期,敢问侠士,是敌、是友?” “哈哈哈……”荆轲大笑一声,收起了佩剑,“果然是樊将军。” 樊於期愣了一下,随即脸上露出笑容:“莫非阁下识得老夫?” 荆轲拱手一礼,说道:“在下荆轲,喜欢游走于各国,前几日在咸阳犯了人命,便想离开秦国,哪成想行至此地,却遇上了战事。打听之后,才得知是樊将军与长安君在反那无道的秦王,真是大快人心那。” “唉……”樊於期一声叹息,“只可惜,在下未能敌过那王翦,竟落得如此下场。” 荆轲看了看依然靠在树上的成嬌,问道:“想必,这位便是长安君吧。” “正是。”樊於期说道,“长安君不甘心就此落败,故而有些失常。吾欲将其带往赵国,以图东山再起。” “赵国?”荆轲说道,“巧了,在下也正要去往赵国。” “阁下可识得去赵国的路线?”樊於期问道。 “当然,不然让秦军捉了回去,可不是闹着玩的。”荆轲认真地说道。 “那不如结伴同行,可否。”樊於期说道。 “那自然好。不过……”荆轲欲言又止。 “不过什么?”樊於期问道。 “阁下要答应在下一个条件。”荆轲说道。 “是何条件?”樊於期问道。 “这个吗,到时你便自然会知晓。”荆轲浅笑着说道。 “只要是将在下带入赵国,什么条件吾都答应。”樊於期说道。 “好!”荆轲从怀间拿出了些干粮,“饿坏了吧,吃些干粮,明日上路。” 樊於期狠狠吞了一下口水。 第二天的下午,三个人绕过了两道山岭,来到了一条小河旁,顺着河水,来到了一条颇为宽阔的大河对面。 河边有一条非常小的小船,只能容纳两个人过河。 “坐船到了河对面,便是赵国境内了。”荆轲说道,“而在下想要提出的要求,便是你们二人,只能有一个人随在下前往赵国。” 樊於期面露惊色,却并未质疑,因为那小船确实太小,也就能容下两个人。 三个人来到小船边上。 荆轲问道:“想好了吗,哪一个走?” 樊於期看向成嬌,然后说道:“成嬌,你要在这里等老夫带兵回来,这些干粮,便都留给你吧。” 成嬌看了看樊於期,说道:“师傅,你去吧,吾在这里等着你。” 樊於期淡淡地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先行一步了。” 说道,樊於期一跃便跳上了船。 荆轲跟着跳上了船,回头看了成蟜一眼之后,便划动了小船。 看着樊於期远去的背影,成嬌呆坐在那里,久久未动。 不知多久后,成嬌的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追兵已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