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7章 小公主 (第1/2页)
救世秦皇第397章小公主谁能想到,本来是来攻打城池的月氏大军,竟被几国的军队合围了。 或许在出征之前,贵霜王怎么也预料不到是这种后果。 只因为他惹的是秦王! 在常规的认知中,西羌当年将河西走廊的一半送给秦国,肯定不会那么甘心,即便是出兵,也断然不会那么积极,那么迅捷。 匈奴虽然跟秦国讲和了,但依照头曼单于的个性,肯定也不会那么甘愿放弃对中原的觊觎,如果困住了秦王,那说不定头曼就会落井下石,这样就会解除盟约,洗刷匈奴的耻辱。 至于楼兰? 楼兰的战力本就不高,何况楼兰王还胆子很小,要不是据关而守,同时贵霜王又忙着统一月氏,或许月氏早就打过去了。 其实最难对付的还是秦国,但大秦本土太远,这边的几座城池的守军数量加在一起也不过十万,况且已经损失了将近一半。 而这次月氏倾巢而出,算上押送粮草的被贵霜王隐藏于后方的十万大军,加上前面的十五万人,月氏军的总数达到了二十五万。 再加上休屠王的三万多人,什么城池拿不下? 可他万没想到,秦王的反应居然这么快,而且在同一时间就找来这么多的帮手。 攻打嘉峪关,损失了三万多人,这还是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而问题是,即便这样也没能拿下嘉峪关! 先是西羌来了援军,打乱了攻城的节奏。 后是匈奴的左贤王在南面包抄了休屠王,想来现在休屠王已是凶多吉少了。 这一趟出征,本来就是听了休屠王的建议,举大军南下,却没捞到丁点油水,反而损失这么多的人马,浪费了无数的粮草。 那休屠王要是死了,正好也给月氏的那些亡灵陪葬。 贵霜王如此想着,心中越发烦躁。 正在此时,后面的探马回报,楼兰大军在后面紧紧跟随,始终保持着五十里的距离。 “他们来了多少人?” 探马答道:“整体观察后,我们又查看了一下他们留下的炉灶,估计大约有八万人,并且还有几千的西羌人。” 贵霜王思量了一下,说道:“八万多人竟敢追赶我,想必灭了这支楼兰军,那玉门关也就空了。传令下去,全军就地扎营,再多派几个人去后面查探。” 探马领命退下,大军就地安营。 贵霜王又传下王令,命押送粮草的后军与中军汇合,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既然是要回月氏,那么粮草的重要性已经不大了,跟出征之时完全不同。 眼下的局势,也必须集中兵力,一举消灭追兵,而后军,则俨然成为了一支伏兵,可以杀楼兰军一个措手不及。 等了一阵,后面传来新的消息,楼兰军也停了下来,距此地四十里外安营扎寨,似乎并不想直接进攻月氏军。 这可就不好办了,难不成楼兰军要一直跟着?要是到了月氏,他们不是自寻死路? 那应该是现在解决他们,还是让他们一直跟着? 身边的几个长老也都是各持自己的意见,有说回头灭掉楼兰军的,有说怀疑是圈套,先回月氏的,甚至还有提议趁着玉门关空虚,分兵去攻陷关卡的。 贵霜王也是一时拿不定主意。 不知不觉间已经入了夜,负责在后面押送粮草的月氏大长老终于到了,但看其神色颇为惊慌。 “禀大王,大事不妙了!” 贵霜王眉头一动:“慢慢说,出了什么事?” 月氏大长老喘着粗气说道:“我们刚收到王宫传来的消息,匈奴的大单于带着大军已经抵达边境,目标似乎是王宫本土,于是我分兵五万去解围,余下的都带了回来。” “什么!?”贵霜王大惊失色道,“匈奴……匈奴大单于来了?” 月氏大长老点头道:“千真万确,是少主传回的消息,恐怕现在已经交上手了。” 啪!!…… 贵霜王急的直拍大腿,大声吼道:“头曼!你太小人也,居然背后里捅刀!” “来人,传令,全军速速回援王宫,任何人不得耽搁,违令者斩!” 这回不用再争了,老家被抄,谁还再敢耽搁? 顷刻间,月氏大军起营拔寨,连夜赶路,因为走的匆忙,不少东西都忘了拿。 但夜里行路,又能走出多远? 楼兰军并没追赶,但第二天早上一经探查,双方的距离也只堪堪多拉开了三十多里。 楼兰二长老下令全军火速追击,西羌王接到消息,说西羌大长老马上带着大军赶到,于是他带着近卫留在原地等候。 楼兰军也并没冒进,一边保持跟随,一边派出大批探马,打探月氏王宫那边的消息。 心急火燎的贵霜王,迎来的不是后宫妻儿的消息,而是之前前往本土救援的残兵败将。 五万大军,连国境还没进,就被伏兵打得只剩下几千人,因为是夜里行军,所以想跑也不那么方便。 亏得月氏军也算悍勇,否则估计一个都跑不出来。 至于匈奴伏兵的人数,应该不下于他们两倍。 莫非头曼没有去袭击王宫,而是将大军都埋伏在了前面? 听逃回来的头目说,后面的匈奴大军没再追击,似乎往月氏王宫方向奔去了。 得知消息后,贵霜王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