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呵,水鬼 (第1/2页)
“嗯?”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传来的动静,游一凡朝着门口方向看去。 门口处,走来一道身影,大踏步的进入了这处木屋内。 进来的这人也和这里正在吵闹吃喝的人穿真的差不多,都是属于民国时期的衣服,但他的身材比这里的人都要高大很多,也更加壮实,浓眉大脸,肤色黝黑,尽显威严的气息。 这人应该是那探险队的头头吧。 游一凡心里想道。 游一凡转身看向放着照片的吧台,果然那张照片上的单人照和眼前的人长得一样。 “既然探险队的人都到齐了,那最后一个照相的人呢?” “嗯!不对!” “少了一个相框!” 照相的人不可能没来这个地方,他应该就是这里的一员。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这里休息。 游一凡目光一闪,突然想起那张风景照,风景照里面有一座土屋,转身再次朝着那张风景照看去,竟然是李三家对面,那个死去的孤寡老人家里 不会,那个人就是照相师吧。 如果是他的话,倒也是能说通。 应该这里有什么秘密,不和别人接触,自己死掉了,别人也就不知道。 破案了,破案了。 游一凡如同一个旁观者,看着四周曾经存留在这里的记忆,看着这些有说有笑的探险队员,却始终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 游一凡尝试着走到一个正在啃着羊腿骨的大汉身边。 “奇变偶不变。” “涨工资了。” “呕吼,没反应。” 要不试试砍他一刀。 游一凡准备持刀砍向面前大汉的时候,疑似这个探险队的队长说话了。 居然是有些类似中部地区的语言。 游一凡的动作一顿。 在那个年代,或许说千禧年前,都是各说各的方言,真正的普及开包准的统一语言,也就这二十几年的事情,那个年代我的天,每走一地真的是感觉到了另一个地方。 “王根生,那个从中原过来的假洋鬼子呢?” 这是游一凡从他口中大致翻译的原话。 毕竟这种地方方言,能听懂就不错了,还能奢求什么? 又不是本地人。 这个被叫做王根生的,是个左脸上有个瘊子的三角眼的男人,大概有个三十左右。 他开始向周边的几人打听,用着游一凡听不懂的方言。 看来有些人是雇佣的,还不都是探险队的。 游一凡一半靠猜,一半靠蒙,听着王根生回道:“那个假洋鬼子又跑到井口下面去了。” “今天我们把干涸的枯井挖出来的时候,你可没见,那假洋鬼子激动的不行。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整个人也变的神经兮兮的。” “枯井?什么样子的?” “上窄下宽,像个井字,不过说来也奇怪,行走了这么多年,我也是没见过长得这么奇怪的井。” “上窄下宽...” 那名疑似探险队队长的人皱着眉一股思考的样子。 与此同时,游一凡也在想这是个什么? 霎时间, 隔着两个时空的人同时抬起了头,想到了什么。 瞳孔皆微微一缩。 “这不就是古时候用的井葬!” “井葬?” 王根生不解的问道。 那名疑似队长的人用着不争气的目光看着王根生,解释道:“喇叭翁,知道吧,我以前讲过的,上窄下宽,形状像是倒扣着的喇叭,这种是聚阴之地。” 说到这,这名疑似队长的人,怒气突然上涌,虎目一瞪,怒斥道, “这狗东西的假洋鬼子,骗了劳资!” 这井藏,叫喇叭翁,也叫封禁之地。 听这名字,就能知道,是专门封禁这不得了的东西。 上窄下宽,说的是永世镇压在井底,让埋在里面的人的怨气,煞气永远留在里面,永生永世不能消散,也让这被埋葬这里的人,永生永世不能投胎转世。 布置这种墓葬往往有损布葬者的阴德。 谁也不清楚,这下面到底葬了些什么。 煞气,怨气,阴气...一直徘徊在地底,久散不去,往往不知道会产生个什么鬼东西出来。 游一凡之所以了解这些,是因为二楼的书架上,有着这些相关的书籍,全世界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他平时只要有空,就会看一看这些书。 当然,有聚阴的地方,也有着散阴之地。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一阴一阳,莫不如此。 上窄下宽是喇叭翁,是聚阴之地。 同理可得, 上宽下窄是散阴之地。 就是这么简单。 开口大容易将阴气散出,有利于阳气聚集。 疑似探险队的队长,再次说道:“带几个人去看看,拿着家伙,把假洋鬼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