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一十章执生 (第2/2页)
信是一件非常有诚意的事,在古代两军劝降靠的就是信件。这两封信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攒出来的”。 而提到那个半成品的剧本,姜闻解释道,他不能把剧本写得太满,需要后期根据演员和拍摄场景,再逐步把剧本填充丰满。 这个半成品剧本和那两封信,打动了发哥和葛大爷,二人很快表示愿意出演。 但是没有剧本就导致了一个问题,《让子弹飞》的台词很多都是现场现改的,或者直接就是临时写的。 所以葛由也笑着跟宁远说:“在别人那叫剧本,在我们这叫剧纸。因为现场改台词,一度让周先生觉得很不高兴,拧巴了半个月。” “哈哈哈哈。”姜闻笑过解释道:“这现场改台词这个事,葛由这里还好,毕竟他是内地人。最崩溃的是他”。 说完指了一下旁边的发哥,“他开拍之前有一稿原来的剧本,虽然没全部写完,但是也捋的差不多了。他普通话不好,所以专门找了一个语言老师来教他,在开拍之前把所有台词一句句都背下来了。结果第二天进组,从开始演戏就开始崩溃,台词那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他特不高兴,但是慢慢地开始拧巴了半个月之后,发哥突然不拧巴了。他能看到我给他这张剧纸,赋予他这个人物完完全全新的东西。所以基本从鸿门宴开始,到后来我们到开平拍碉楼的戏,你给发哥什么剧本,发哥就怎么去认真地背台词,都是在现场临时去背台词。这真是好演员。” 发哥笑着道,“别说了,跟你拍戏是真的麻烦啊。” 这时候编剧之一的郭俊力也“投诉”道,:“我以前合作过的导演都是自己看剧本的,但是姜闻偏偏是读剧本。” 所谓“读”,就是找一个人现场把剧本读来听。 姜闻说道:“实际上,就跟你读篇文章和听个演讲其实道理是一样的,这对现场工作人员来说帮助非常大,每个部门的人一旦进入这个状态,就带着非常主观的干劲。我们剧组有一个编剧微笑他今天不在。,他的剧本读得非常好,会用他的话语把听众带到一个语境当中,感染听剧本的人。” “哈哈哈哈,姜师兄啊,郭师兄都投诉你,你说你自己在剧组里得多不得人心啊。” 编剧之一的郭俊力,也是毕业于中戏,而且是宁远戏剧文学系的师兄。 姜闻也是毫不在意的说道:“这就事跟我电影里的张麻子是一样的,GM者最初总是不被人理解,但是时间会证明,我们是对的。” “哈哈哈。来喝酒。”宁远很爽朗的拿起酒杯,跟几个人碰了一下。 姜闻道,“对了,兄弟,有件事我得跟你说,我这有一场鸿门宴的戏。我们三人,也就是黄四郎、张麻子还有康师爷三人喝酒。有几个白酒厂商找我,想搞个广告植入。说赞助费得给大几千万呢,但是我觉得这个不太合适。你看我们三个在这费力的演,啪出来个白酒广告,我就觉得这个很不合适。观众也会跳戏,影响这个剧情的连贯。我就直接给拒绝了。” 宁远倒是很无所谓的样子,“多大点事情,还值得一提?” 姜闻这边跟宁远碰了一下,然后道:“兄弟,讲究。不愧是首富。又高又硬。” 宁远道:“什么首富不首富的,你要说这个可就没意思了。” 姜闻道:“我失言了,自罚一杯。” “两杯。” “好,两杯。” 对于宁远这个投资人和挂名监制,姜闻是不能在满意了。 简直就是中戏好校友啊。 不催工期,不问进度,不干涉拍摄,不限制经费。 这种投资人能遇上一个就是幸运了,姜闻遇到了两个。 宁远和杨首成。 所以对于这部投资过亿的大片,姜闻确实是想要搞出点明堂的。最起码得把人上次亏的钱给找补上啊。 毕竟,姜大神可是个体面人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