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五章阿凡达的启示 (第2/2页)
G制作,也不知道什么是电脑特效,和3D。他只是对脱离认知的事物非常的好奇。 “你所看到的这部电影所呈现的画面,都是用真人拍摄,然后加上电脑后期制作,才有的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电影画面。至于是不是真有这个叫潘多拉的星球,以我们现在的科技探索,还没有发现这样一个地方。但未来说不定在某个时间,十年或二十年,或者三十年后,或者更长时间,就会真的发现这样的一个地方。也许这个地方会被你发现呢?”宁远带着温柔的笑意,跟儿子一本正经的说着不着边际的话。 一旁的曾离则是默不作声的听着父子的对话。 宁华卿听过之后,眨眨眼,“真的吗?” 宁远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一切皆有可能。不过想成为那个发现者,你可要好好努力了。” 至于为什么要用“潘多拉”这个名字?导演很快就告诉了人们答案。 希腊神话中,潘多拉是神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她美到极致。 可观众更熟悉的,则是属于她的潘多拉魔盒,比喻着灾难。 比起星球本身,谁更像灾难? 不是纳威人,而是人类。 电影中的纳威人,像极了地球上一些原始又古老的种族部落,他们对万事万物,尤其对自然和生命,心存敬畏。 杰克被野兽追赶,在丛林中又被攻击的时候,被妮特丽救下。 当他表示感谢时,妮特丽却表现地异常愤怒,因为为了救他,她杀死了攻击杰克的野兽—— 杀戮不需要道谢 这都是你的错,它们本来不该死的。这也是体现了纳美人对生命的敬畏。 偏偏“敬畏”,是文明人最缺失的品质。 他们信奉征服。 对自然,如是。 对其他物种,如是。 对自己人,亦如是。 当轰鸣的推土机推倒大树和山堆,硝烟和机甲背后只剩一片狼藉,当鸟兽散去,原住民流离失所,原来古老又美好的大陆就剩下满目疮痍, 这一幕看着是不是很熟悉? 是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侵略与征服的历史。 人类历史上从不缺少枪炮对弓箭的戏码,也从不缺少所谓“文明”对“原始”的屠戮。 看《阿凡达》,绝大多数观众都会发现,卡神的主观立场,其实是向着纳威人的。 他不分对错,只是单纯讲一个关于外星球生命的故事。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杰克的“反水”似乎有点匪夷所思。 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叛变后的杰克,明显站在正义的一方,他甚至以天降神兵的姿态,带领纳威人战斗。 放之于整个地球,放之于所有生命体,会发现《阿凡达》早已超脱了“你我”的二元对立。 从敬畏生命的那一刻开始,男主的一切行为就有了定论。 也许,有人从它看到了战争,也许,有人从它看到了历史。 但它真正洞见的,是这个星球和星球所承载生命的过去,它用事实在述说,真正的正义,不是谁在哪一方,也不是谁属于哪个族群,而是为了什么,保护了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杰克替纳威人而战,不过是因为他泡了一个纳威妞。 但观众可能没注意到,影片中最能代表他立场的一句话,则是他作为人类的时候说出的—— 掠夺就是这样 当别人拥有你想要的东西 你就视他们为敌人 然后顺理成章地把东西抢过来 《阿凡达》最令人感动的精神领袖,其实并不是杰克,而是楚蒂,那个最后时刻将枪头对准同伴的女机长。 我们看见黑暗,我们可能击退不了黑暗,但在归属之外,我们永远存在更好的选择—— 亲自上场。 其实作为科幻片,卡梅隆或许也是借《阿凡达》,预言着人类未来的某种宿命。 以纳威人为第一视角,人类其实是掠夺者,是侵略者,是真正的“外星人”。 当高等级的文明踏入低等级文明的大陆,带来的会是友好和建交吗? 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都在说一个血淋淋的事实:不可能。 当带着火枪的英国人踏上美洲大陆,他们做了什么? 当开着飞机的人类踏上潘多拉星,他们做了什么? 掠夺,征服,杀戮。 一个抢地盘,一个抢资源。 能首先踏上其他星球的文明,一般都是高等级的文明。 他们能带来的,只有灾难和毁灭。 这一点,其实和大刘的科幻理念不谋而合。 《三体》中那句振聋发聩的“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正是提出了这样的警醒? “黑暗丛林法则”、二向箔和降维打击,也绝非危言耸听。 《阿凡达》中,人类为了威慑纳威人,先把推土机开到人家圣地,然后朝着人家家园发射催泪瓦斯,发射燃烧弹,发射导弹。 这种等级困局,怎么破? 最后杰克想要返回纳威人种族的时候,需要征服托鲁克。 他从托鲁克头顶上落下,变身成了魅影骑士。 托鲁克是天上最可怕的飞兽,没人敢攻击它,所以它怎么会往上看呢? 不管是人类,还是多么高等级的文明生物,都像托鲁克一般。 往下看,遍地蝼蚁。 可往往,忽视了来自头顶上方的危险。 所以人类,还是应该心存敬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