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十四侠客行 (第2/2页)
好孩子。” 垂帘后的女人走出来,揉了揉他的头发,向下俯瞰:“下面怎么了?刚刚看着不是还好好的么?” 上官神情一变,可仔细倾听,那些渐渐扩散的喧嚣和嘈杂里却没有刀兵的声音,越发疑惑。 “我这就去打探……” “不必,一起看看吧。” 她身旁的那文士打扮的女子率先走下台阶:“咱们在这上面待了一盏茶的时分,说不定下面会场就有什么好诗出现了呢。能够欣赏一番倒也不错。” “是。” 上官颔首,亦步亦趋的跟在了她的身后。 可越是向下,那一座座华丽的花灯之间的喧嚣就越是高亢,每个人的神情都复杂无比,拿着手中的牌子正和其他人高声争论着什么,有的人说急了,竟然面红耳赤,压不住声音。 往日里温文尔雅的文人墨客们,此刻竟然风雅全无。 陷入了争论。 上官抬手,唤过了管事,“怎么回事儿?” “这……在下这么多年,也着实没有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管事的神情复杂,主动让开了脚步:“您请看吧。” 此刻,无数花灯之下,所有的诗题牌子竟然已经全部被摘光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被迅速装裱悬挂起来的画卷,那随意挥洒而出的笔墨和字迹,宛如无数星辰那样,充斥了每一个人的视线! 当一阵风吹来,繁华的‘星河’便微微舞动着,压的所有人的诗意消散,喘不过气来。 “这是……” 上官的脚步一滞,难以置信。 “一盏茶的时间,所有的花灯之下的诗题,已经被人尽数题完了。”管事的眼角抽搐着,脸上还有自己捏出来的淤青,几乎怀疑自己身在梦中。 “不会是有一些人滥竽充数吧?”上官身后的女人说道:“如此轻慢之辈,就应该被赶出去才对。” “不,并不是!” 管事提高了声音,竟然顾不上上官警告的视线,向着贵客严肃的说道:“在下以身家性命担保,每一首,都是绝妙之作!” “而且……而且……” 他吞了口吐沫,沙哑的说:“全部都是一人所做!” 一个人,一盏茶的功夫,在所有人的眼前,写完了所有花灯诗会的题目!在场者,无一人胆敢再向那个孤身而来、名不见经传的角色发起挑战! 漫长的沉默中,贵客修长的眼眸微微挑起,似是惊叹。 她抬起头,看向身旁那一座河流山川的花灯。 那悬挂在花灯之下的诗篇。 只是一眼,便挪不开视线。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她轻声呢喃着,仿佛能够感受到万里之外的洪流和群峰,不由自主的心驰神往。 【山河】之题,竟然被这一首诗给写尽了! “大家来看这一首,会猎之题,如何当不得今晚最佳?”远处有人兴奋的呼喊:“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晖。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万人千乘,跃然纸上,如何便不足了?” “放屁放屁!臭不可闻!” 驳斥者大怒,托着身旁花灯的诗卷:“哪篇又比得上这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洒脱!” “哈,论气魄,何如这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诚然如此,当浮一大白,酒来酒来!” 还有更多的诗卷,在风中飘扬着,骄傲的向世人展示这一份气魄与才华的存在! ‘吴刀剪彩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晖’,这是春之题。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这是出塞之题! 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数之不尽的诗篇如同星辰那样,灿烂的映照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当群星升起的时候,一切荧火的余辉便无法彰显。哪怕此刻满目玲琅的花灯和远方的焰火也化为了陪衬。 一盏茶的时间,一个人,九十一首绝妙之诗! 魁首已定! 当那白衣的少年踏入会场的瞬间,就再不可能存在其他的结果。 当今夜过去之后,往昔的繁星将会隐没在黑暗中。 但是却会有浩荡的烈日悬挂在天穹之上。 再无人能够忽视这耀眼的光华。 也没有人能够遗忘那个名字。 在每一首诗篇之下的落款! ——安乐坊,李白! 但此刻,所有人都满怀着好奇和疑惑,彼此争论,询问,谈听着一切和它有关的讯息。 安乐坊在何处? 谁是李白? 他在哪儿?! 上官抬头,仰望着眼前璀璨之光,许久,忽然伸手抓住了管事:“太白兄何在?” “那位客人说,说他乏了,自去歇息了。” 管事抬起手,指向灯火阑珊处,在曲水之旁的亭台之上,依靠在廊柱上享受着晚风吹拂的背影。 还有那位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外的贵客。 在这有别于喧嚣的静谧中,贵客轻叹:“不想能一会‘将进酒’,方知世间才华。” “哪算什么?” 李白笑起来,靠在廊柱上,懒得回头:“除了将进酒之外,那都不是最好的诗,只不过是陪衬而已。” “哦?” 贵客并不在乎他的傲慢,反而笑了起来:“少年人心高气傲,总以为世间不过如此……今日花灯诗会,你这九十一首才无一凡物,也无人能及,如果这些不算是好诗,哪又有什么才能称得上好诗呢?” “很简单啊,你们回家的时候绕个路就知道了。” 李白眺望着远方长安的夜景,抬起的手指,微微的画了一个弧。 他说,“我的诗,就在那里。” 明月之下,远方焰火的光芒再度升起。 他捧着酒壶,细嗅温热的桂花芬芳,已经心满意足:“那可真是一首旷古绝今的杰作啊……” 同样的明月之下。 长街上的血色和惨烈景象已经被洗净。 可在明月的映照之下,却有无数剑痕自街道之上,纵横交错,宛如云端落下的无形大笔,自铁石之上留下了深邃的刻痕。 行云流水的,写下了比铁石还要更加恒久的诗篇! 骄傲放肆的向着这个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 当那一辆朴实低调的机关马车停留在长街之上时,所见证到的,便是这以剑为书,写在长街之上的诗篇。 “诚然是激怀壮烈之诗。” 马车中的贵客轻叹,忽然笑起来:“不想长安竟然还有如此人物,之前说他是无名之辈,到底是小看了天下人。 如此风骨,称之为当世谪仙,也不为过了。” 鸿胪寺的清理者战战兢兢的站在马车下面,鼓起勇气:“在下,在下这就去清理掉……” “不必,就这么留着吧。” 车中的贵客淡然吩咐:“虽然失之草莽,但瑕不掩瑜,也让天下碌碌之人和白首之辈也都一起看看这一份骨气和侠义。” 就这样,马车缓缓而去。 明亮的月光之下,只剩下那壮烈的诗篇,与群星映照。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便是,《侠客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