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8章 关于用不用儒这件事 (第2/3页)
辞,马日磾站了出来,“陛下方才之言,令臣茅塞顿开。在天下诸侯并起之时,朝廷的确需要上下一心,先打赢眼前这一战,才能考虑其他。” “臣以为征辟那些名士的最佳时机确实不在眼前,而在太平之时。” 刘辩指了指马日磾,说道:“看,马卿之言就直中要害。” 这本就是一个极其容易发生争议的事情,刘辩接受争议。 但他坚持自己的看法。 好在荀攸还记得他是为蔡文姬而来的。 既然扭转不了皇帝的看法,荀攸只好再度将此事提及,“陛下不重用名士,臣无可争辩,但不宜将天下文人士子得罪的太死。臣请陛下宽宥蔡文姬,免其罪过,责令蔡邕回家乡定居!” 刘辩神色略显复杂的看了看荀攸,“这些话,如果换做陈琳来与朕说,在朕看来是恰当的。准了,就依你之言吧。” 荀攸心头咯噔一声。 皇帝这话,意味深长啊! “臣还听闻……”荀攸硬着头皮再度说道。 但他刚开口却被皇帝无情打断,“征发蔡氏族人之事就不必再劝了。” “蔡文姬朕不能动,但蔡氏乃是朕的臣民,别人可以上战场,为什么他们不能?!” 荀攸紧忙说道:“陛下,臣的意思是可以同时征发卫、高、阮三氏,一视同仁。” “准。”刘辩说道。 一旦牵扯上这些事,他就只有一个念头——真踏马心累。 对比一下刘表和刘焉,他们几乎就差把正确答案写在脸上了。 刘表单骑入荆州,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果断和当地宗族联手。 而刘焉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强势灭杀蜀地大量世家门阀。 导致的结果就是他虽然到现在还稳稳的撑着,可隔三差五就有人造他的反。 若不是从关中流亡下去的百姓给他支撑着,让他能够平衡两方势力。 也许,刘焉早就被人从益州撵出来了。 …… 荀攸领了皇帝的旨意,就带人去单父大牢里提蔡文姬。 他进去的时候,蔡文姬正在用就地取材的杂草编制席子。 而原本无比凌乱的监舍已经被她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连那唯一的一盏油灯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稳稳的摆放在几案的正中央。 “文姬姑娘还真是心灵手巧,这间监舍除了刚刚建成的时候,大概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干净正经。”荀攸说道。 蔡文姬细细的将枯草整理成一捆,然后慢条斯理的编制在一起。 期间,她抬头看了一眼荀攸,问道:“陛下是准备杀我,还是放我?” “文姬姑娘如此聪慧,在来到单父之前恐怕早就已经想到了结果吧?”荀攸双手抱于腹部,平静说道。 蔡文姬摇头轻笑,“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是一时意气行事罢了。” 荀攸也不愿意在这幽暗的监舍里,和一个姑娘讨论这些没用的事,遂抬手说道:“陛下降旨,文姬姑娘您可以走了!” “我不走!”蔡文姬很果断的说道。 荀攸:??? “我能问一问为什么吗?”荀攸问道。 他忽然间有些后悔没事干招惹这件事了。 皇帝的脾气倔,这个女人和皇帝相比,简直是丝毫不相上下。 干嘛呀,真以为凭借自己的那点才名可以和皇帝抗衡吗? 蔡文姬依旧在有条不紊的编制着自己的席子,说道:“我来到此地是为了选秀而来,如果陛下看不上我这个丧夫的寡妇,我这就走。若因为我与皇帝的那些争论,我不会走的。” “我承认,我有罪!” 荀攸只觉太阳xue突突一阵狂跳,整个人都不好了,“既然如此,文姬姑娘你可以走了。” 蔡文姬又瞥了一眼荀攸,“你是皇帝吗?” “文姬姑娘休得胡言乱语!”荀攸震声喊道。 “那你是领了皇帝的旨意,知道皇帝不愿意接纳我吗?”蔡文姬又问道。 荀攸深吸一口气,转身就走。 短短的三言两语,他已经被整的完全没脾气了。 他现在终于能够明白为什么皇帝一怒之下要把蔡文姬关起来了。 就这说话的态度,的确应该关。 …… 在蔡文姬面前吃了闭门羹的荀攸,不得已只好前来向皇帝交差。 本来心情沉郁的刘辩看到荀攸那狼狈的样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 活该啊,你个老狐狸! 顷刻间,他心情大好。 “没事,她要是乐意待,就让她呆着去,牢房门给打开,进出自由。”刘辩说道。 “唯!” 荀攸心中郁闷的真想立马挖个坑,把自己的脑袋栽进去。 为了这个女人他不惜当面触怒皇帝,还长篇大论了一番。 结果人家一点情面都不领。 还能说什么? 说多了都踏马是泪。 …… 夏侯惇的驿站终于修到了单父。 至此从单父传递消息到雒阳,仅仅只需一天半的时间。 每三十里,都有可换乘的马匹,一路之上,再无任何耽搁。 单父的县衙里,刘辩召见了他的这位私教。 “驿站的营建速度,远比朕预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