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3章,凤鸣岐山 (第1/2页)
第123章123章,凤鸣岐山 “哦,你这个啊……” 荀子笑眯眯的从身后拿出一根长条状的物体,满脸慈祥笑意的看着韩非:“其实也没什么,也就是一根戒尺而已。” 望着笑眯眯的荀子,以及他手里的那根戒尺,韩非心里顿时升起一股不好的危机感,嘴角微颤,试探性的问道:“老师,弟子最近可是做了什么惹了您老的事?” 这话不提还好,一提荀子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吹胡子瞪眼:“你子还好意思?” “来,老夫问问你今是什么日子?” 韩非如实回答:“圣贤庄辩合大会开展的日子。” 出这句话后,他心里顿时咯噔了一声,似乎想到了什么,尴尬的挠了挠脸:“老师,我不就才逃出去一次,您现在就拿根戒尺来,至于吗?” “不至于,一点都不至于。” 荀子走上前笑眯眯的弯了眼,拍着韩非的肩膀道:“若是平常,伱偶尔逃出去几次也罢,为师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今这么重要的日子,你居然还敢给为师私自逃出去?” 一听这话,知道今是逃脱不了一顿削的韩非十分郁闷,满脸苦笑的试探着讨价还价:“那老师,你能打轻点不?” “放心,老夫又不会武功,下手的力度不会有多大的。” 荀子满脸善笑的点零头,象征性的安慰了韩非一句,“来,乖徒儿,把手伸出来吧,老夫就是一个没用的老头子而已……” 韩非望着满脸善意慈祥的荀子,犹豫了一会,乖乖的把手递了过去。 顿时间,风卷云涌。 “啪啪啪!” 整个圣贤庄内,回荡着戒尺打在手心上的清脆响声。 …… 次日,楚云带着少司命,与焱妃一同骑马奔腾的身影出现在桑海城郑 三人骑两匹马,焱妃单独一匹,楚云则和少司命一匹。 犹记,刚才在驿站时,楚云本打算让焱妃带少司命一程的,但少司命并没有走到焱妃所要骑的那匹马身边。 而是一直跟在楚云身后,等到他上马后,少司命平静的抬起紫色美眸,就这么静静的盯着他,也不言语。 楚云微微挑眉,向下伸出了手,见此,少司命紫色平静的眸光微动,看起来心情还不错,肤如凝脂的玉手向上微抬,与楚云伸出的手握在一起。 和前几日赶来桑海城中时一样,楚云稍微一拉,少司命凹凸有致的玲珑娇躯,便轻盈的坐在马背上,落入了他怀郑 顿时,少女独有的香风扑面,柔滑的紫色发丝微微滑过鼻尖,少司命向后一靠,习惯的呆在楚云怀中,闭上紫色美眸,安静的就算是睡着一般。 三人骑着两匹上好的骏马,现在色还未亮,桑海城中,此时的街道上空无一人,正是赶路的好时间。 没有人流的阻碍,三人很快便出了桑海城,经过数日的时间,最终来到了太公姜子牙当年的悟道之地,岐山。 三人赶到岐山山脚下时,色已晚,此时再进山,显然不是什么好时机。 “已经快黑了,不如先找个地方歇息一晚,明再上山?” 焱妃抬眸望着渐晚的色,提议道。 楚云微微颔首,冰冷的目光向着四周扫去,嗯,荒郊野岭,了无人烟,今晚估计也是要风餐露宿了。 正当他这么以为时,前方的山道间,却忽然传来一首诗:“渭水溪头一钓竿,鬓霜皎皎白于纨;胸横星斗冲霄汉,气吐虹霓扫日寒。养老来归西伯宇,避危拚弃旧王冠;自从梦入飞能后,八百馀年享奠安。” 诗的最后一句传入耳中时,一名挑着木材的老汉也从前方山道间的阴影处,缓缓下山而来。 身处岐山,又是吟这首诗……楚云扫了眼迎面走来的挑柴老汉,心中大概有了猜测。 挑柴老汉走到三人身前,显然是没想到,在这荒郊野岭还能遇见旁人,神情一怔,反应过来后,笑着道:“三位想必是正在寻找住处吧?” “正巧老头子家中只剩我一人,三位若是不嫌寒舍,便随着老头子来吧,这荒郊野岭的方圆几十里,怕是也只有老汉一家住在这岐山山脚下了。” 焱妃秀眉微蹙,下意识的就将目光看向楚云,征求他的意见。 出门在外,自当万事心,焱妃并不是什么心思单纯的白,自然是不会这么轻易的相信,每一个认识的人,尤其是一见面就表现出好意的陌生人。 楚云微微颔首,焱妃见状虽心中生疑,也没有什么同意了去老汉家中暂住,她望向挑柴老汉,微微一笑:“那就麻烦老人家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着,便拿出一金递了过去,现在七国混战不休,各国货币都未曾统一,但是这金子却是各国都通用的。 “不用,不用,女娃子,你们能来陪老头子话,老头子就已经很高兴。” 挑柴老汉连连笑着摆了摆手,肩膀一抖,长条下捆着两捆木材也跟着颤了颤,“跟着老夫来吧,老夫的茅草屋离这里不远,希望你们到时别嫌弃。” 挑柴老汉笑着朝前方走去,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下拉得老长。 “老人家,您言重了。” 跟着挑柴老汉走了一段时间后,楚云一行人来到了他的住处,是一间茅草屋,麻雀虽,五脏俱全,同理,这间茅草屋虽然看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