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6章最后一趟 (第1/2页)
李缘目前最大的问题——崛起的速度实在太快! 一眨眼的功夫,他就已经拥有了四、五家公司。而且新公司依然在不断诞生中。其速度之快,连李缘自己都感觉到有一丢丢的失控。 因此说,李缘就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沉淀,更需要有一个或者几个管理团队作为辅助。 然而在这个年代,打造管理团队就没那么容易。 也不是没有管理方面的人才,但绝大多数都在机关、部队和国企之中。他们根本不会向社会上流动。而且其中脑子比较灵活的,更是千军万马忙下海。难道不出闯荡北上广深,会看上内州市这样的穷乡僻壤吗? 就算有几条漏网之鱼,都不知道到哪里去找。现在又没有什么招聘网,更没有猎头公司。 至于招聘大学生?那就更不可能。大学生还是国家分配,他们对好单位都要挑挑拣拣,李缘这里根本就抢不到。 当然,李缘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没办法。也就是他会考虑这种管理方面的问题,其他人根本就没有管理方面概念。 既然找不到成熟的管理团队,那就索性自己培养一个。 首先就是要忠心。在这个阶段,忠心反而比能力更加重要。 所以像张喜、孙浩、包括王建武这样的人,就算谈不上什么忠心,起码有义气人情在,做不出什么背叛的事。 说实话,稍微贪污浪费一点也就算了,李缘也不会去计较,但这些人是绝对做不出鸪占雀巢的那种事。 其次就是要有文化。 由于李缘在上辈子有过大厂的管理经验,所以他就索性挑选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大厂薪酬标准。 其实iso9000是个很神奇的东东。大多数的管理者都对这个质量管理体系不屑一顾——不就是花钱就能买到的玩意吗? 可是一旦到了公开场合,这些管理者又会画风一变——质量管理体系怎么会不重要呢? 甚至还有某些企业,他们在通过了iso9000认证以后,还会购买“更先进”、“更高级”的管理体系。 但在李缘眼里,iso9000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完整可靠。只要老老实实的按照这个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企业的管理水平就差不到哪里去。 对执行力的要求很高,反而对管理者的要求比较低。 讲难听点,只要一直严格执行iso9000,就算把整个管理层一锅端,换上一批新人执行,企业照样能够正常运转。 另一个就是大厂薪酬标准。不提里面蕴含着许多先进的hr管理经验,那个薪酬等级就很类似于游戏升级,加点就能涨经验包?起码看上去一目了然,执行起来很简单啊? 既然都十分简单,而且有成熟的管理体系,那就以自己培养为主。也不求什么能力不能力,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吧! 但不管怎么说,基本的文化水平还是需要的。总不能连个表格都看不懂吧? 在这里,王全还在担心小儿子的工作。李缘却对王建武求之不得。甚至有那种迫不及待感。 起码这位建武哥还是高中毕业,总要比张喜、孙浩这些文盲半文盲好许多。身边有用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 …… 得到了李缘的承诺后,王全心满意足的离开了。他还不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即将获得超乎寻常的重用。 李缘同样回到了排队的队伍中。可还没有进入,就突然又看到刘宽在边上招手。 “宽叔,有啥事?” “缘子,上面给了咱们村五个农转非指标。我给你们家留了一个。可你妈说不需要?” “真不用。你不是知道我写了本书吗?上面介绍了我是乡村作家。起码这几年,户口不能迁到城里去。反正以后想去也容易,根本用不了农转非指标。还是村里留着吧!” 这就是李缘家对外的统一口径。要不然,又怎么成为拆二代呢? 刘宽却信了。他恍然大悟:“差点忘了,现在你已经是大作家了。那我就给别人咧?” “呵呵,村里安排吧!这事我不管。” “这样也好。再加上铜鼓乡那里的招工,村里全家迁走的已经有七户,分家迁走的也有十几人。唉!我这个当村支书的也算对得起乡亲们了。”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换源神器,huanyuanapp换源app】 蛇有蛇路、蟹有蟹道,铜鼓乡水厂的招工,仿佛像是一道催化剂,使得村里的外迁人口大大的加速。 对于这样的情况,刘宽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一方面,毕竟有那么多人迁出村子,那些村民不愿意再留在这穷山恶水,心里总不是什么滋味;但另一方面,这起码也是村委会的成绩,并且还赢得了村民不少叫好声。 李缘反正就是绝不插手。无论别的村民怎么选择,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 “宽叔,正想和你说件事。村里还有空地没有?” “当然有。派啥用?” “我定了一批马鹿。” “马鹿?那是啥玩意?” “就是鹿,你们鹿角坳的鹿。对!以后再想办法买一些梅花鹿。为野山农贸办个种鹿场。可以为农户们提供小鹿。养大后,野山农贸可以集中收购,再卖到香港。” “香港?” “你放心,我已经联系好了。香港的酒楼直接就会找你们收购。” “那个好。”刘宽一口答应,“缘子,那股份该咋算?” “不用算。买鹿的钱,算我借给野山农贸。只需要还本金,你们可以慢慢还。” 对于这样的小钱,李缘已经不怎么在乎。这就好比为村子里做的公益事业,也给乡亲们一个赚点小钱钱的机会。 地头蛇嘛!太圣母也没必要,但好名声还是不嫌多的。 俩人一起吞云吐雾,刘宽不禁感叹道:“缘子,幸亏有了你,去年今年咱们村的收入提高不少。不过还是穷啊!唉!” “那村里有没有兴趣?非洲那里有几千顷的地还没开发。都是上好的荒地?”李缘顺口问道。 “几千顷?”刘宽吃了一惊。 “宽叔,那里的地根本不值钱。如果你们想要,几万顷都有。” “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