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然后成为大科学家_129肥水不流外人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29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2/2页)

宜。

    结果等回到剑桥之后,有关低温物理的事情,仿佛就像突然消失一般。

    奥本海默在四处打听之后才明白,是卢瑟福舍不得花钱,把陈老师给介绍到了伦敦的老布拉格那里。

    当初从哈佛大学来到剑桥大学的奥本海默,一开始没能进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就是因为卢瑟福在从中作梗。

    现在卢瑟福又卡了陈慕武的研究,这让他更加不爽了。

    自己老师靠着在奥运会赛场上辛辛苦苦给实验室赚来的钱,结果到最后他却一分也花不了,全都被投入到那些完全看不到希望的对原子耗研究当郑

    奥本海默觉得卢瑟福可能比比他年纪还大的老汤姆孙还老糊涂,只要能把陈慕武给拍好了,那么想要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么?

    自己和老师去北欧出差了几个月,在此期间,离开了陈慕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又做出来了什么成绩?

    在最主要的研究方向原子核上面,几乎就毫无斩获,唯一取得成绩的是什么?是在高空物理上,发现了大气层中的电离层!

    奥本海默心想,卡文迪许实验室甚至可以把其他的教授和工作人员都给辞退,只留下陈慕武一个人,再加上自己和两个师弟给老师打打下手,每年也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各种研究成果。

    “没错,我想去搞些低温物理方面的研究,伱们谁想和我一起去伦敦?”

    陈慕武一直都要做低温实验,但他也一直都没想好自己究竟要做些什么。

    不过,他很明确,到了伦敦之后,自己肯定不会去研究元素单质变成超导体的临界温度,尤其是第八十一号元素铊。

    现在摆在陈慕武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在低温条件下,从液态氢里通过分流得到液态氘,从而找出氢的第一种同位素。

    二是继续研究超导,从而发现超导体的迈斯纳效应,证实超导体内部的磁感应强度为零,也就是,超导体排斥体内的磁场。

    第一项研究,毫无疑问地能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原时空里,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正是给了发现了氘的哈罗德·尤里。

    而第二项研究,陈慕武觉得应该也能获得物理学奖。

    只是因为在原时空里,迈斯纳效应的发现者迈斯纳是德国人,而德国又像一战那样,再一次输掉邻二次世界大战,所以才让他因为国籍的原因,很遗憾地没能获得诺贝尔奖。

    去年冬,陈慕武已经吃过一次独食,他现在对诺贝尔奖的兴趣没有之前那么强烈。

    而且他琢磨着瑞典皇家科学院那帮评委,应该也不太愿意把诺贝尔奖屡次三番地颁发给同一个人,爱因斯坦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于是陈慕武考虑,是不是能帮他身边的这些人也搞几个诺贝尔奖出来,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他今和自己的三个学生提出来要去伦敦做低温实验,就是对自己的这个想法进行一个尝试。

    只是因为没能确定最终跟自己一起做实验的人选,也就没确定他最终要做什么实验。

    在陈慕武的计划当中,他要把物理学奖留给他的两位同胞。

    如果赵忠尧和施汝为当中有一个愿意跟自己去的话,那么到了伦敦之后,他就去做超导体的磁效应那个实验。

    而如果奥本海默要跟自己去的话,看在他一直以来都忠心耿耿地伴随自己左右的份上,那么就送他一个化学奖好了。

    他的老师卢瑟福看不上化学奖,所以在陈慕武这个好学生心里,就同样也有些身为物理学家的骄傲在里面。

    到诺贝尔化学奖,陈慕武又想起来一件好玩的事情。

    之前最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发明零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而获得1912年诺奖的瑞典工程师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

    野史上有一种法,达伦之所以能在当年获奖,是因为瑞典皇家科学院本想着把该年的物理学奖同时颁发给爱迪生和特斯拉。

    结果这两个死对头,谁也不愿意和另外一个同时领奖,所以双双拒绝。

    瑞典方面不得已,才把本国的这个工程师拉出来临时救场。

    但要最水的化学奖,毫无疑问应该是原时空里1945年的那一个。

    同一年的物理学奖,颁发给了发现不相容原理的泡利。

    而生理学或医学奖,则颁发给了发现青霉素的亚历山大·弗莱明等人。

    前者促进了物理学尤其是量子方面的发展,而后者挽救了无数条性命。

    而同年的化学奖,其得奖理由却是如何储存饲料。

    这个发明能让欧洲人在冬也获得充足的牛奶供应,单独拎出来的话,确实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只是横向一对比,它的含金量就不是那么足了。

    这个奖实在是太水了,水到陈慕武都没有把它据为己有的欲望。

    不过这倒是让他再次神游物外,而想到了有意思的事情,又让他的嘴角带上了笑意。

    这让奥本海默误以为他老师提的这个实验,应该又能得到一个重大发现。

    他第一个举起了手:“老师,我想和你一起去!”

    “你确定么?”重新回过神来的陈慕武第一反应不是答应,而是质疑,“我先警告你,这个实验会十分的枯燥无味。”

    他不是为了拒绝奥本海默才这么,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液态氘的沸点是23.5K,而液态氢的沸点是20.38K。

    利用两者之间这三开尔文的温度差,是完全能够从液氢中分馏出氘气来的。

    只是这种做法的产量很惨不忍睹,5升液态氢蒸馏到最后,也只能产出1毫升的氘出来。

    陈慕武觉得奥本海默的耐心,不足以支撑他完成这个需要多次重复而又枯燥无味的实验。

    想到这里,他已经选好了和自己一起做实验的人选了。

    “舜若兄,不如你和我一起去伦敦走一趟吧?”

    奥本海默愈发觉得学好汉语实在是太重要了。

    他现在甚至都不知道陈老师选的究竟是谁,只知道反正不是他自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