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胡德平的三把火 (第1/2页)
“什么?” “胡德平?” “你确定是提名胡德平?” 听到话筒里传来的声音,刘明整个人犹如被抽干了气力。 放下手中的话筒, 脸上的表情顿时就呆了。 “见鬼了!怎么会是这样!” “提名人选竟然是胡德平……” 老实说,刘明属实没想到。 也根本就不可能会想到,提名上位的人选会是胡德平。 实际上,不仅仅是刘明没有预料到这种结果,其实整个坝头这边,不少人都在暗暗诧异。 要知道, 坝头的情况是极为特殊的,原一把手王胜为人极为强势。 他的这种习性自然不可避免地也带到了工作上面,少有人能够跟他唱对台戏, 一人肩挑两职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多的时间。 所以这次王胜因病提前去职退休,乡里顿时就空出了两套班子的两个正职。 按理说像坝头这种情况,县里肯定会从本土的干部中间选出一个来作为正职。 结果也的确是这样, 县里的确是从本土干部中提拔了一个,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的是,被提拔的人竟然是胡德平。 为什么会是胡德平? 凭什么是胡德平? 这两个问题一时之间不知道困扰了多少关心坝头乡人事的人。 只有张文林一听到这个任命后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坝头乡的地方主义盛行是不假。 而且还是全县收入排名倒数的乡镇,连年洪灾泛滥,外派的干部根本就镇不住下面的一群大老粗。 灰机上,即使是胡德平刚来的时候也不行。 而是足足适应了好几年之后才练就了一身“大老粗式”的习性,这才扎根在民间。 但是对于本土干部来说,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优势很明显,劣势同样是一目了然。 本土作风太强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现在坝头乡经济上不去,群众的条件得不到改善,坝头的责任和压力太大。 县里自然也已经看到了这一点,而且极有可能已经思考了对策,这次之所以把胡德平提拔上来就是第一步。 胡德平不仅仅是坝头学历最高的干部,也是最年轻的干部。 最重要的是,胡德平不是本地人,一旦胡德平在坝头稳住了阵脚,那么本土派的作风就有可能被瓦解。 到时候上面想要达成意愿中的人事任命,压力就会小很多,甚至不存在任何压力。 如果是以往的话,胡德平根本就没有资历也没有条件能够上位,但是在这次事件中,胡德平的表现实在是太好了,即使是县里开会也没有反对的意见。 有张湾张家尤其是张文林的支持,张坝公路的这个成绩肯定是要算在胡德平头上的,王胜既然已经病退了,自然就不存在争论的问题,这对于胡德平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尤其是王胜在病退辞职报告中,就已经跟县里推荐了胡德平作为继任者,这就更加坚定了县领导的决心。 至于照顾坝头乡其他干部的情绪,王胜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让胡德平一肩挑两职,让下面的人多个盼头,不至于整日里勾心斗角一事无成,毕竟一肩挑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 下面的副职干部,人人都有机会上位,这一决定也就表明了县里的决心,只要你踏实工作,县里自然会权衡的。 但是无论如何,胡德平都成了这一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坝头乡也终于迎来了一位真正干事的领导。 按照以前的印象,张晨知道胡德平在坝头乡任职的时间恐怕会多上几年,原本96年底的时候他就会出任百崇城区重镇的一把手,随即进入了领导班子。 既然现在已经一肩挑了,恐怕离他去县里的时间也不会太久。 毕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尤其是胡德平这种有能力有精力又有想法的年轻干部,一旦进入领导序列掌握决策权力,恐怕很快就能搅动局势,做出成绩。 事实证明胡德平的确值得王胜的大力推荐。 就在胡德平被宣布担任坝头负责人不到两天后,乡政府的领导工作便进行了重新分工,刘明被分配去管文化等事业,这在坝头乡几乎就是一个没有任何实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