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82 儿子的智商,真正宜居的城市 (第1/3页)
刘凯只是震惊,汪金兰则直接站了起来:“爸,你说你上个月发多少钱?” 汪大海道:“四十三万,怎么了?” “不是,张老板是善财童子吗?他……” 不等汪金兰说完,汪大海就道:“这你就不懂了。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息,一家企业想要留住人材,必须将待遇给足。 一个吝啬的老板,是永远做不大的。 你看我上个月的工资高,但这些钱全是靠我自己挣来的。 比如我根据经验,帮国岳制药厂找到了两个财物问题。 光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帮厂里避免上千万的损失。 而这四十三万中,有十六万是此事的奖金。 当然,好处可不止这么多。 你如果有时间,可以到国岳制药厂看看,看看里面员工的精神状态。 在你们公司,是不是一提加班就怨声载道? 但在国岳制药厂,从来就没有强制过任何人加班。 甚至张老板还三番五次强调让大家注意休息。 可没人愿意休息,都是能做一点是一点,在公司办完工还要在家里办公。 是他们有奉献精神吗? 错,是因为他们每多忙一个小时,至少能挣五六百。” 每多忙一个小时,至少能挣五六百…… 刘凯的心脏砰砰直跳。 他这些年在京城,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才能多挣钱。 为此曾无数次绞尽脑汁。 可不管他如何努力,一个小时也就一百多点,而且已经是极限。 以至他经常会有种极其无力的感觉。 如果谁告诉他,自己一个小时有五百块,他绝对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不休息。 听完父亲的话,汪金兰摩挲着手中的银行卡道:“既然这样,这钱我就收着了。” 以前她不愿要父母的钱,除了不想啃老,就是父母这点钱对京城房价完全杯水车薪。 要了还不如不要。 但现在不一样。 若真如父亲所说,他一个月能挣四十多万,就根本不用担心钱不够花。 而自己也真需要这笔钱去买套房子。 很多事她可以将就,但儿子刘星绝对不能。 一顿饭一家人吃的其乐融融。 回到卧室,忽然刘星道:“爸,妈,我感觉自己有点不对劲。” 刘凯一愣:“不对劲,怎么了?” 汪金兰也道:“哪里不舒服赶紧说,我立刻带你去医院。” 刘星摇摇头:“你们误会了,我说的不对劲,是指我的身体好像出现了一些奇妙变化。 现在我好像能过目不忘。” “过目不忘?你的记忆力不是一直都挺好吗?” 说到这个,汪金兰有些骄傲。 儿子刘星从小就品学兼优,每次考试都在班级排前三,年级前二十。 若自己用心培养一下,说不定长大了能上清北。 刘星摇摇头:“不是记忆力好,而是过目不忘。” 他指着一本书对汪金兰道:“你随便翻一页。” 这本书是《儒林外史》。 汪金兰带着疑惑,打开递给儿子。 刘星接过,发现是第204页。 他扫了几眼再次递给母亲:“好了。” 不等汪金兰反应过来,就听刘星道: “金东崖赞:‘分献者就位。’迟均、杜仪出去引庄征君、马纯上进来,立在……” 汪金兰刚开始还不觉得有什么,但越听越震惊。 因为刘星竟将这一页完全背了下来。 这可是儒林外史啊,属于出了名的难懂。 哪怕汪金兰自己,想要弄明白里面的意思,都要费很大力气。 结果…… 刘凯更加不敢置信:“不会吧? 你今天早上不是还很正常吗?” 刘星道:“对啊,所以我很奇怪。” 汪金兰忽然想起一件事:“会不会是那种学生药膳红烧rou的作用?” 刘凯一拍巴掌:“肯定是的。” 说到这,他忽然表情懊丧:“我真笨,这点早该想到了。 十月食品厂是张岳旗下的产业,而国岳制药厂也是他的。 既然他能研究出治疗慢性粒白血病和老年偏瘫的秘方,再研究出一种可以提高年轻人智商的食物再正常不过。” 汪金兰也反应了过来,她大喜问:“那咱儿子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