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五八章:头脑风暴 (第1/2页)
~ 在成功炼制九玄仙剑之后,肖丞就根据玉简中第一部分入门剑诀思考九玄仙剑是否能够合一。 对八口飞剑合一的问题,剑诀中极其含糊,只有聊聊四个字——终将合一。 终将合一,顾名思义,八口飞剑最后能合成为一口飞剑。 那时候肖丞并不知道九玄仙剑最终能达到何种强横的程度,所以就简单的认为八口飞剑很可能直接合一。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有些肤浅。 自从十天前从天碑上得知了九玄始祖和九玄仙剑的强横程度,这段时间他就一直在思考九玄仙剑的问题。 既然九玄仙剑终将合八为一,成为堪比诛仙四剑的太一天道本源剑,那么这个合八为一的过程必定将很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 诛仙四剑是由天道凝练而成,九玄仙剑则是人为炼制而成,起点天差地别,九玄仙剑是逆天的存在,合一的过程想必极为艰难。 太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道家最为基础的天道规则。 太一所指的就是天道混沌一切,天道混沌生成极阳极阴两仪,两仪又演化出四象,四象再生出八卦八个不同的行属。 现在九玄仙剑八口飞剑就处于最基础的八卦状态。 八口飞剑合一是个艰难的过程,那么逆推之,就可能是八口飞剑先合成四象剑,再合成极阳极阴两仪双剑,最终成就太一天道本源剑。 这只是肖丞的推断,上次第二部分的剑诀他没有得到,八口飞剑是否是如此合成太一剑,他无从考证,但这是最有可能的过程。 至于合成太一剑会有多么艰难,还需要一些别的什么。他无从得知。 九玄始祖是比鸿钧还要强横的荒古第一人,洞彻天地之造化,如何成就太一剑想必考虑的极为清楚才是。 不过九玄始祖是早于鸿钧的圣人,肖丞觉得九玄始祖对天道的理解可能会与现在的主流认识有所不同。 “太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三句话据传是出自于周武王演化的《周易》。 周武王能演化出《周易》这门天道规则,按照道家荒古传说来看,是受到了姜子牙的影响。 而姜子牙对天道的理解很可能出于他师傅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鸿钧的徒弟,鸿钧更是晚于九玄始祖几百甚至上千年才得道入圣。 如此来看,九玄始祖对天道规则的理解或许超乎后来的这些人。更不能以一个后后后辈的认知来衡量九玄始祖的天道思想。 但是,天道规则本就是存在的,只是妙手偶得之。 也就是说天道规则本就是一直存在的,人们发现与不发现,天道规则始终是如此,不会因为他人的发现而改变。 那么,即便九玄始祖对天道规则的理解超乎后来人,比后来人更深刻,也不应该跳出“太一生两仪……”这个框框才对。 而且八口飞剑的属性和八卦行属完全吻合。 如此。按照太一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思想来逆推九玄仙剑的合一过程,应该不会错。 想到四象的有关规则。肖丞眉头皱了起来,实在是有关四象的道家记载太过驳杂。 主流记载是太阳、太阴、少阳、少阴这四象,乾兑合太阳,离震合少阳。巽坎合太阴,艮坤合少阴,是谓之为四象。 又有四象为金木水火之说。 还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神兽之说。 这三种四象规则互相矛盾。几千年来,却没有人说得清这三种思想哪一种是对的,似乎都没有问题,都是对的。 按照八种行属自由组合的话,不分先后共有二十八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如果分先后那就是六十四中组合方式。 九玄仙剑八口飞剑又如何组成四象剑呢? 肖丞极为为难,没有任何头绪,努力摇摇头,打散这些想法。 自古天道两茫茫,没有几个人能正真说清楚,按照他现在对天道的理解来说,想参透这些天道规则,根本就不可能。 想不通干脆不劳神去想,八口飞剑最多只有六十四中组合可能,直接试试不就真相大白了。 肖丞当即第一种四象规则,祭出天乾剑和泽兑剑,欲图合太阴剑一试。 天乾剑和泽兑剑破空而出,光芒大盛,变成了长一米有余的长剑。 肖丞勾动手指,让两口飞剑缓缓靠拢。 “嗡——”两口飞剑靠近,均发出一声嗡鸣。 “叮当——”两口飞剑发生了轻微的撞击,没有产生任何变化。 肖丞身体一震,下意识后退一步。 两口飞剑都是他自己的本命飞剑,互相撞击让他真气受到震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