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有的人表面是导演,私下里是学生 (第2/4页)
地回复。 “这位是副总导演,刘导。” “刘导好。” …… 一路介绍下来,秦慕楚把这几个人全都认了一遍。 剩下的几位都是分管语言类节目、舞蹈类、音乐类等等的统筹和总监。 掌握这些节目的生死大权。 “对了,小秦,你对节目的形式有想法了吗?”金岳问道。 “……” 秦慕楚强忍着翻白眼的冲动,我上任有五分钟吗?就让我说节目的形式了? 金岳哈哈一笑,也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些着急了。 “没事,慢慢想,不急,就……后,明天行不?” 这叫不急? 秦慕楚深吸一口气。 一旁的朱总监开口解释道: “秦导,你也别怪金导着急,春晚节目就这样,必须精确到秒钟,因为要在十二点整准时恭贺新年,一秒都不能差。 现在已经十一月了,离春晚就三个月了,时间不等人啊。” 秦慕楚点点头,想了想道: “我尽快出个方案,形式嘛,应该是话剧,也是讲历史人物的,具体是谁,怎么讲,我还得再想想……” “好,话剧好啊!” 金岳简直像个廉价请来的托儿。 “秦导,能问问大概时长吗?” 这时,语言类节目崔统筹说话了。 秦慕楚既然决定节目形式是话剧,那就归到他语言节目下了。 “大概十几分钟。” “十几分钟……” 崔统筹喃喃,看了眼金岳,见他表情没有变化,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十几分钟大概相当于一个小品的时间,秦慕楚的节目占了十几分钟,就意味着要删减掉一个小品。 而小品,一般是春晚的王牌,决定了春晚的口碑。 一届春晚的口碑好坏,小品好不好笑占据了很大的因素。 绝大多数老百姓看春晚就是奔着小品去的。 现在删了一个小品,用秦慕楚的话剧顶上。 如果秦慕楚的话剧不能达到或者超越小品的质量,那可想而知,节目组挨骂是少不了的。 首当其冲就是春晚总导演金岳。 “好,大家也互相认识了,秦导还年轻,大家要多多支持。”金岳道。 在场的几人都知道所谓的“年轻”不过是遮羞布,真正的原因不能放到台面上说。 于是纷纷点头称是。 “那咱们接下来就通力合作,办一届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春晚!” 金岳做了总结,带头鼓起掌。 现场的几人对视几眼,也都跟着鼓起掌,其乐融融的样子。 秦慕楚不尴不尬地跟着鼓掌,更加庆幸自己没有进入央视做导演。 这群人说话云里雾里,平均每人八百个心眼子,哪儿玩得过他们。 …… “不留下看看后面的节目,你的意见也很有用,你拍电影的对于画面肯定比我们这些做节目的眼光更高。” 金岳劝着要走的秦慕楚。 他们今天在对春晚节目进行审核,现在才审核几个,后面还有几十。 “对啊,秦导,特别是你在《星你》那场古代舞蹈的拍摄,里面刘汐茜美死了!”舞蹈丁总监也说道。 “是啊,留下看看。” 剩余几人也符合道。 秦慕楚拱拱手,赔罪道: “各位老师饶了我吧,做节目我就是门外汉,哪敢在你们这些前辈面前班门弄斧。而且,我还得回去想节目呢,抱歉,抱歉。” 金岳挽留可能是真心实意,但其他几人可就不一定了。 没听人是说的是让秦慕楚“看看”吗? “看看”的意思是:看看就行,别带嘴。 虽然可能是秦慕楚恶意揣测了,但人家能在春晚混到这个位置,那肯定都是各行业大佬,哪会喜欢一个门外汉后辈在这儿指指点点。 听到秦慕楚要回去想节目,金岳也不再劝了, “行,节目重要,我送你……” “别,您忙您的,别耽误。” 秦慕楚告辞离开。 走到演播厅的出口,门外的阳光洒在他脸上,照得他一阵恍惚。 对着太阳举起胸口的工作牌,有些感慨。 怎么来一趟还混了个副导演。 摇了摇头,把工作牌摘下揣兜里,重新戴上墨镜,向停车的地方走去。 然而秦慕楚没看到的是,街边一辆停着的面包车车窗落下,一个长长的探头露出,对着秦慕楚一顿“咔嚓“。 “哈哈,老大,咱们发了,拍到秦慕楚来这儿,肯定是参加春晚的,报道出来又是一个大新闻!” 拿着照相机不停拍摄的狗仔小弟对着副驾驶的老大兴奋喊道。 老大点点头,又摇摇头: “算不了什么大新闻,他这么火,春晚邀请他很正常,没邀请他才奇怪呢。” 狗仔小弟想想也是。 “那这新闻还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