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道理 (第2/2页)
,远离人间。 沈玉向前走去。 人群瞬间从中间散开,露出了一条宽敞的通道。 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走出来,终于有着勇气问道:“不知仙人来此,有何事?” 沈玉的视线从村民中缓缓扫过,然后定格在一个张大嘴巴,显得有些惊讶的男孩身上。 沈玉说道:“可曾考虑好?” 男孩下意识摇头,然后又赶紧点了点头,然后又不知为何摇了摇头。 似乎是傻了。 ... 已经是下午,金色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褐色的农田里,如梦如幻。 在满是金黄树叶的银杏树下。 沈玉坐在一块石凳上,杜审言有些坐立不安的站在他身旁。 前几日他去归云仙宗时,由于修行者众多,所以没怎么注意到沈玉身上带的那股气质。 可是今日对方来的时候,光是站在众人面前就无比耀眼,让人自惭形秽。 杜审言望着脚上那双破破烂烂的草鞋,不知为何觉得抬不起头来。 无数村民站在很远处,伸着脖子望着这边。 沈玉对这些目光视若无睹,神情平静,只是等待着对方的回答。 他并没有收徒弟的打算,只是最近的事情太多,所以想四处转转。 并且他曾经答应过给这个小家伙一个选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不管多小,或者多大,都是要做的事情。 “我..我不想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杜审言有些心虚的说道。 沈玉神色如常,轻轻嗯了一声,随意问道:“前几天你身后的那个小姑娘?” 杜审言突然眼神一黯,撇了撇嘴说道:“隔壁下杭村里有个家境富裕的小白脸被附近宗门的神仙收为弟子,这几日都在摆酒庆祝,所以她也去那里玩了,....有什么好神气的。” 话语很是有幽怨,沈玉听完只是笑了笑。
“其实我并不想修行,我舍不得离开这里,当时那样也只是为了在她面前逞逞威风。” 男孩犹豫了会,说道:“我不怕她家里瞧不起我,可我怕的是....她以后也会瞧不起我。”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是寻常人都不爱搭理,可不知为何沈玉还主动搭话道:“为什么会这样想?” 杜审言叹了口气,说道:“因为我最近发现她也有些不爱和我玩了,特别是当下杭村的那个家伙出现以后,还经常和我吵架。” 草鞋少年挠了挠头,有些闷闷不乐道:“我好怕她以后嫌弃我是什么都不懂的穷小子。” 沈玉说道:“既然如此,你不是更应该求着当我的徒弟?” 杜审言沉默了会,小声道:“可要是那样的话,我就再也见不到她了啊,我宁愿她嫌弃我,我也希望能够亲眼看见她过得好,一百年勒!好久好久,我肯定会伤心死的。” 沈玉抬头,远处夕阳如血,几只牛羊正从山间回来,悠闲宁静,一片悠闲。 他微微眯起眼,不知为何心里竟然觉得有一丝不快啊。 沈玉不喜欢杜审言话中的这种情绪,在他眼中任何事都应该简单直接。 “杜审言。”沈玉喊道。 “啊?” 莫名被喊上名字的少年有些忐忑,不会是要秋后算账收拾我吧。 “我曾经看过很多的事,也听过不少的道理,所以知道世间琐事,越卑微反而越繁琐,人情往事便是如此。” 沈玉破天荒摆出了一副讲道理的架势,说道:“曾经我还小的时候,与一个女子闲聊时说世间凡俗女子太过于俗气,不堪入目,然后她就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杜审言伸了伸脖子,有些不确定道:“她没打死你啊?” 沈玉有些古怪的望了他一眼。 少年连忙正了正神色,一本正经道:“您说您说。” 沈玉眯起眼睛,似乎是在回忆,轻声道:“然后她告诉了我两个道理,一是人间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有一个便是遇事当不忘初心,有始有终。” 杜审言懵懂道:“啥意思?” 沈玉缓缓道:“第一个道理是告诉你,有时候啊,一个寻常人家出来的普通姑娘,有一点计较,一点攀比,有一点心眼,可能不讨喜,但也没什么错,或许很多年后,十年,二十年,她过上了自己希望的生活,才会觉得自己当初很可笑,很傻,但那也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开始没见过世面的女子都这样,可那也只是面对陌生世界的一点窘相,仅此而已。” 沈玉顿了顿语气,然后感慨道:‘至于第二个道理,便是告诉你,不要因为一点必然的小事就觉得别人变了,不好了,要记得自己的初心,应该更努力的争取,因为青梅竹马,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杜审言似懂非懂。 沈玉起身,说道:“现在去一趟归云仙宗,就说我走了。” “这么快。” “去。” 杜审言点了点头,抬起腿就向远处跑去。 沈玉手里捏着几片银杏树叶,然后随意的走在山路之上。 这座破败的小山村前其实不知何时出现了很多人。 归云仙宗弟子,道宗弟子,元承载,丁一,江舟摇,云晴,归云仙宗太上长老... 云晴望着那个正在朝归云仙宗急速奔跑的身影,平静道:“那个小子?” 江舟摇笑道:“收下便是,沈玉给我们归云仙宗找了个弟子,我想他的眼光应该不会太差吧。” 沈玉背对着众人,走了百丈,右手朝空中随意的挥了挥,示意告别。 下一刻。 剑光乍现。 沈玉化为一道光芒瞬间消失在了夕阳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