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众望所归 (第2/2页)
易;但这回曹公从海上出击,交州膏腴之地红河流域一马平川,交州兵拿什么抵挡大许军 张建奎点头道:言之有理,咱们一帮武将里,俞副指挥算是有见识之人,肚子里墨水多也不是全无用处。 俞良笑道:过奖过奖。以末将看,这回曹公得到交州的差遣,本就是去坐收军功,等到封作国公便更加服众了。 俞良说罢提起酒壶,一副讨好的模样给张建奎斟酒:张将军此番南下,可否带上末将一道 张建奎道:我是禁军武将,俞将军属卫军,这回怕是不太好弄。 俞良急道:曹公器重张将军,就是想张将军过去修堡。反正是守在堡里,卫军也照样堪用。他想了想又道,张将军如今到了这位置,身边没个人查漏补缺,提醒谏言是不行的。 张建奎听到这里便道:本将尽量安排。 俞良在张建奎家谈得十分融洽,直到旁晚才离开。 他出得张家,牵着马路过红莺府前时,忽听门外马车旁边有人用河东口音说话。当下忍不住细看那辆马车,虽颜色不太鲜艳,但木料是上等料子。俞良几乎断定,杨业进京了,而且住在红莺府上 虽然俞良与红莺已无多来往,但曾有一段情缘,看到这番场面,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他只得默默地离开了此地。 夜幕渐渐降临,一天要结束了。但对于一些宫廷女子,这才是开始。
万岁殿里,郭绍坐在一张黄花梨木塌上,感受十分复杂。他的面前站着近百个女人,个个穿着很透的衣裳,也是表情复杂地等着皇帝的临幸。 前阵子接连有两个官员上奏,打着为国家社稷忧心的名头言后宫之事,认为天子不能偏心独宠,应让皇室有更多的皇子稳固国本。并建议宫廷沿用唐朝的制度,充实嫔妃人数。 郭绍确实只有两个皇子,而且他出身小户,宗室几乎没有;在国家社稷的风险面前,皇帝个人的感情和喜好显然无关紧要。两个皇后对这样的奏章无法辩驳,只好让皇帝选出八十一御妻。于是有了面前的状况。 郭绍现在要临时从这么多人中挑出九个今晚侍寝,这九个人便会被封在八十一御妻之中。 他看得有点眼花缭乱。五朝以后到大许王朝,民风和服侍比唐朝渐渐趋于矜持收敛,民间已很少有这样的罗裙打扮,但宫廷和民间完全不同,特别在当下场合,宫人们都尽量让自己露得更多,更加诱惑。大多数都穿着坦领里衬,完全没人穿立领和交领衣服,外面的衣裙多用丝纱。 郭绍观之,前面的一排女子脸上绯红,当众穿成这样很不好意思的样子,但又时不时偷看郭绍,眉目之间充满了期待。 按照之前说好的,郭绍今晚只能选九人,看着她们一个个都很期待的样子,郭绍有些犯难,他习惯性地不想看到别人失望。 郭绍刚坐到这里,也很女子们一样,有点尴尬。但他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天子岂能在人前表现得好像没见过世面一样 他站了起来,刚走下去,面前的一个女子立刻屈膝娇呼道:陛下 很快大伙儿纷纷效仿,也趁势行礼,希望能得到郭绍的注意。等所有人都半蹲时,只有一个女子直挺挺地站着,红着脸瞧郭绍想要脱颖而出,就要与众不同,此人临场另辟蹊径,反其道而行之。 懂得去争取的人,至少有独立的人格,不是无趣的玩物,而且还挺聪慧乖巧。 郭绍便指着那俩人:你们都过来。 二人红着脸道:谢陛下。 一时间一些人悄悄侧目,对她们投去了鄙夷反感的目光。她们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剩下的机会。 不过郭绍走了几步,已经大致把所有人都看了一遍。大部分还没反应过来,郭绍不停顿地指了一些人。很快就有了九人。 这时宦官王忠走进来,说道:别的人,都随杂家来罢。 女子们带着失落和遗憾,垂头默默地出去了。 郭绍回到御塌上,暗自深呼吸一口,从容道:你们都过来。 喏九个女子应了一声,小心地走过来,有的人脸红得像猪肝一样,还有人紧张羞得走路都不稳了。这些女子都是未经人事的小娘,来真格的时候大多无法镇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