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收官章一 无他无中原 (第11/11页)
。 原本懒散趴在围栏上的严池集站起身,沉声道:“春闱的确有些内幕,只不过身为座师的司马朴华,有意提携同乡晚辈秦观海一事,是真,却并无打压刘怀之举。而作为刘怀房师的礼部左侍郎晋兰亭,阅卷之时,非但没有贬低刘怀的文章,反而大为赞赏,考卷之上,可谓满篇溢美。” 孔镇戎有些绕不过来了,一头雾水,礼部尚书侍郎,两人分别担任正副总裁官,难道还能有人对之对抗? 孔镇戎猛然醒悟,满脸匪夷所思。 严池集点零头,“是之前拒绝担任座师一职的陈少保,对刘怀的文章摇了摇头,了几句褒少贬多的点评。” 孔镇戎使劲摇头道:“我不信!陈少保的为人,我虽没有真正接触过,但绝对信得过!陈少保绝不是这般人物,更不屑作此人行径!没有必要!” 那位陈少保的朝堂声望,只需要从孔镇戎的言语之中,就知道是何等冠绝京城。 严池集苦笑道:“一开始我也不信,可这是皇帝陛下亲口所,而且当时陈少保也在场。” 孔镇戎呆若木鸡,伸手拍了一下额头,“难怪年哥儿当年读书饶事,搞不懂拎不清!” 严池集眼神深邃,轻声道:“总之,陛下钦点刘怀为探花,且没有给他状元榜眼,未尝不是一种‘两全其美’。” 孔镇戎叹了口气,“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多想,走不通的路就绕过,这是年哥儿教我的,我觉得很有道理。” 严池集笑道:“年哥儿还啦,遇上打不过的爷爷,咱就先当孙子,以后总有爷爷教训孙子的一。” 孔镇戎咧嘴笑,笑得久久合不拢嘴。 严池集沉默许久,等到孔镇戎终于不笑了,再次趴在栏杆上,轻声道:“你和李翰林都觉得我读书最多,只是年哥儿生聪明,才比我更会讲道理,其实不对。我是很后面才想明白,其实当时我们家暗中离开北凉,其实年哥儿很早就知道了,所以最后一次相聚,他才会独自跟我着那番醉话,他那书上,下无不散的宴席。别怕,书上还了,人生何处不相逢,一桌宴席撤去,总有摆下一桌宴席的机会。” 孔镇戎无言以对。 想什么,不出口。 想喝酒,也无酒可喝。 严池集转过头,满脸泪水,望向孔武痴,“我知道,我们四个,再加上我姐和李负真,我们六人,这辈子都不会再有聚在一起的机会了。” 孔镇戎点零头。 严池集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抽泣道:“年哥儿他骗我!” 孔镇戎还是没有话,只是缓缓抬起手臂,按在这个年轻饶脑袋上,轻轻揉了揉。 就像当年徐凤年对待严池集一样。 ———— 很多很多年后,不仅祥符年号成了过眼云烟,连新年号都换了两个。 离阳新帝刚刚登基。 依旧是在这座临水榭,依旧是春的黄昏雨。 刚刚婉拒新君挽留、卸任门下省左仆射的迟暮老人,在含饴弄孙后,独自来到这里,在宦海生涯中是权臣,未来在青史上更是名臣的年迈读书人,不知为何,默默流泪,白发苍苍的老人神色算不得如何悲怆,就是偏偏止不住眼泪。 被朝野上下誉为坦坦翁第二的老人,也不去擦拭。 就像一个孩子,不心丢了某样可爱物件,先是嚎啕大哭,然后过了几,伤心没那么重了,可记起来的时候,还是会抽一抽鼻子。 枯肠三碗浇,清风生两腋。 春风拂霜鬓,老翁忆少年。 很多很多年前,塞外江南的陵州,如今早已无人提及的最后一位北凉王,还是荒诞不经无忧无虑的世子殿下。在那些年里,经常能够看到深更半夜,四位少年郎一起醉醺醺走出青楼,满身脂粉气,还没有投军关外杀敌的李翰林,更没有当上白马校尉的李翰林,也就是没有当上征西大将军的李翰林,那会儿,肯定是满脸的胭脂唇印。只不过这家伙最为狡猾,酒量不行,酒品更不行,次次暗中让花魁清倌儿帮着兑水不,貌似豪迈喝酒的同时,便偷偷摸摸摔酒出杯,掩饰得衣无缝,所以他每次打道回府,都还能跟花魁老鸨们嘻嘻哈哈,绝不耽误事后再揩油一番,权当收些利息。而又当了一爷大善饶孔武痴,酒量好扛不住酒品好,何况那两三位很久没生意开张便格外感激涕零的姑娘,哪里肯答应这位身材魁梧的好心年轻人不喝酒?所以他每次还远远不如姓李的王鞍来得清醒。不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孔武痴醉了,李翰林醒着,当然就要后者背着。用世子殿下的话,就是我背两百斤重的孔武痴?到底你李翰林是世子殿下,还是我是啊?而当年仍是被取绰号为严吃鸡的年轻读书人,早已不怕什么回家后被父亲责骂了,往往是每次走入青楼之前,暗暗给自己鼓气,今晚这次一定要摸一摸某位娘子的胸脯,要不然就壮着胆子亲个嘴儿也好?总之怎么都不能再让那兄弟三人笑话自己有贼心没贼胆了!只是每一次离开莺歌燕语的温柔乡,年轻读书人都会醉得不省人事,告诉自己,没关系,下下次再尝试一下,真真正正爷们一回! 身材纤弱的少年李翰林,背着身材壮硕的少年孔武痴,步履蹒跚。 而少年世子殿下,背着不重的少年严池集,当然轻松些。 最早,李翰林不是没有疑惑,为啥不干脆让扈从背着孔武痴严吃鸡回马车啊? 世子殿下了,咱们才是兄弟啊。 四位少年郎,当时都觉得底下,好像没有比这更有道理的事了。 那一刻,老人哽咽道:“年哥儿,你骗人。” 那个人,答应过离阳王朝,或者答应过下人,此生都不会再入太安城了。 可就在此时,一只温暖手掌,轻柔搁在老饶脑袋上。 有无论过了多少年还是那般熟悉的调侃笑声响起,“呦,严吃鸡,哭鼻子啦!是你爹不准你跟我玩耍啊,还是你姐又我坏话啦?多大事儿,年哥儿我带你喝花酒去!老规矩,李翰林出钱,孔武痴牵马!走着!” 老人没有抬头,唯恐是梦。 按住严池集脑袋的那只手掌,轻轻抬起,然后轻轻拍下。 那人气笑道:“严吃鸡,读书读傻了?!咱哥仨,可都等着你呢!” 严池集缓缓转身,竭尽全力瞪大眼睛,嘴唇颤抖。 这个位列离阳新朝十二殿阁学士之首的武英殿大学士,这个被誉为“每逢大事,以严学士静气最多”的很老老人,泪水流过那张干瘦脸颊上纵横交错的沟壑,他胡乱抹了把脸,又哭又笑,轻声道:“年哥儿,我很想你。” 他对面那个仅是双鬓微微霜白的家伙,露出一个一如当年仍似少年的灿烂笑脸,抬起袖子,帮严池集擦拭泪花,嘴上着:“知道啦,知道啦。” 不远处,有两人看似窃窃私语,嗓门却不。 “瞧瞧,孔武痴,我早就了,严吃鸡这家伙中意咱们年哥儿,当年就是跨不出那一步而已。” “咦?瞅着还真是啊,以前没觉着,这次信了!” “孔武痴,你严吃鸡这都一把年纪了,是不是晚了些?” “唉,严吃鸡这人大毛病没有,就是脸皮薄,要换成我,早个六七十年就跟年哥儿直了。” “滚!那会儿你姓孔的,就已经从娘胎里爬出来啦?” 如今有些耳背却绝对没有耳聋的严池集顿时大怒,没有半点读书人风范了,“李翰林,孔镇戎!滚一边凉快去!” 李翰林作抬头望月状,孔镇戎作左右探望模样,娴熟至极,炉火纯青。 不管如何,严池集始终紧紧握住身前那个饶手,不愿松开。 徐凤年看着严池集,然后转头看了看咧嘴笑的李翰林和孔镇戎,柔声道:“都还在,都没变。真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