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金锁玄关留不住 (第2/2页)
金锁玄关留不住,百尺竿头信脚行。 炼神还虚之境,今朝成就。 王景面带笑容,耳边却有嘈杂人声,于是举目四顾,入眼所见尽是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不少年轻男女站在不远处,衣物风格很是熟悉,整洁简单,正对着自身指指点点,话语清晰可闻: “那个小弟弟好可爱,是在拍戏吗?” “周围没看见有剧组啊?这个小演员以前也没见过。” “可能是家里人打扮的吧。” 道人笑容僵硬,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这是哪儿?我是谁?我在做什么?” …… 天门界,倚帝山。 青阳睁目,玉台上层景色依旧,昔日的大陈帝京遥遥在目,只是其中风流不再,空余故城。 方才仙道本尊叩问生死玄关,挣脱真灵枷锁,故而神只身、武道身也在同一时间失去了意识,回归本我,一同证见炼神还虚之境。 此时神灵周身天光涌动,宣演扶桑帝景之山,下接太溟青阳之炁,缠结九霄,圆景真光,覆压周围万里。 神山中有帝君玄坐,诸真侍立,背后神木巍峨,屹立如峰,神风一鼓,空生洞章。 “扶桑炼神,阳华自成。” 青阳低语,旋即一指,诸般妙景悉数收拢,化作一枚光点投入紫府泥丸,在其中演绎开天辟地之事。 慕容和姜元辰见状侧目:“分神定府,这位日君难不成已是成就阳神了?” 话音未落,便有风火雷三灾之气缠绕而来,化作云雾遮掩了青阳身形。
“果然,”慕容神色肃然,“囿于天门界本源不足,青阳暂时无法渡劫,但其人境界毫无疑问已是到了那个层次。” 阳神啊,哪怕是在九州,也是实打实的金字塔尖了。 虽然她对自己能否成就阳神并无疑虑,但亲眼看见同辈人步步登高,心中也是情绪莫名。 “不过,我等三人共同在此主持两界融合之事,青阳又为何能成就阳神? “是祂那仙道身的缘故?” 姜元辰亦是啧啧称奇,要知道,太虚道宗中的元神真人辈分最小的一位也是六代弟子,而他和林子轩等人都只是九代真传。 哪怕如今的道宗掌教宁真人,离元神之境也还有一线之遥。 “我都怀疑其人是转世重修了,不然绝无可能如此突飞猛进。” 他人之言青阳倒不曾放在心上,此时祂的注意力全在旸谷之中。 三身归一,踏破生死玄关,这本该是件喜事,但也打乱了王景的谋划。 最起码,本尊如今身处的那方宇宙,便不在其人预料之中。 “我先前命金朔持含光鉴去往旸谷,以留在镜中的一念为锚点,接引仙道身归来。 “本意是作为从肖楚河手下逃生的后手,未曾想……” 未曾想王景竟然在此过程中照见了踏破生死玄关的契机,致使三身归一。 失了青阳身接引,王景穿遁两界恰如江心断缆漂舟,阴差阳错下流落到了一方全新的宇宙。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好歹落到了有生灵存在的天地,没有遇到什么险境。” 青阳回忆起本尊所见,心中轻叹一声。 “既来之,则安之。 “元芒界风雨初止,后续波澜未定,九州又有此身看顾,亦无需求。 “不如先在那方宇宙落脚,将修为提升至与道行相同的地步再言回归之法。” 这也是本尊的打算。 念至此节,青阳又将注意力投回天门界,思忖道: “如今阳神成就,天门界于我而言太过狭窄,是时候动身前往九州了。” 数载岁月,金朔已经与太虚道宗几位弟子一起,将天门界法则描摹于含光鉴、山河杖、河图三件神器中。 只待人间王朝一统,天时合适,便可开始两界融合之事。 神只举目远眺,能看见有三条人道龙气正相互纠缠,厮杀到了最为惨烈的时刻。 “争龙之事,也该落下帷幕了。” …… 某处莫名地界。 一册古朴书卷正摊放在黄泥台上,玄缯赤界,内中皆以朱字写就。 摊开的那一页形如门户,古朴神秘,深邃浩瀚,正有八个黑白篆字书于其上,文采光焕,洞朗八方,竟然是大千开辟之时才会出现的开天阳文与创世阴文: “王景,生死玄关,踏破。” 书卷无风自动,“王景”之名移入了下一页中,与其同列的还有“卓一平”、“郭玉泉”等名讳,只是前者略显虚幻,后二者黯淡无光。 有阴森森的笑声响起,不知从何而来: “多了一个奇怪的小朋友,是谁的手笔?老孔雀,还是其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