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0章 倔强 (第1/2页)
第242章倔强 “吟秋,要不你再和家里人商量一下?”祝和身为班主任,还是很负责任的。 一方面是惜才,另一方面是希望学生以后发展的更好。 祝和知道江吟秋的家世不一般,毕竟她父母曾经请学校和院领导一起吃过饭,连带着他这个班主任也跟着沾光。 如果江吟秋以后发展的很好,他也算留下了一段师生香火情。 可江吟秋不为所动,依旧坚持道:“祝老师,谢谢! 我知道您是为我好,不过我已经决定留校保研,回头我自己会和家里人解释的。” “唉,行吧,只是可惜了哥大的交换生名额。”祝和见状,心里头也不免有些遗憾。 毕竟哥伦比亚大学身为常春藤名校之一,申请门槛非常高。 而且法学专业本就是哥大的最强势专业之一,去那里深造,结交的人脉和在国内读研究生是完全不一样的。 简直是一个、一个地,未来不可同日而语。 江吟秋离开了老师办公室,直接回宿舍歇了一会儿,等这马凉过来接她,一起吃晚饭。 因为马凉又跑到市里巡店去了,巡视任务比以前翻了一倍。 自从麻辣烫项目启动后,他除了要巡视串串店外,如今还要把麻辣烫的门店都看一遍。 虽算不上事必躬亲,但也没有好多少。 毕竟作为老板,门店的第一手信息还是亲自去搜集比较好,听手底下人转述,总归会有偏差。 麻辣烫店的生意不像串串香店那么好,但也是稳中有升。 两个项目虽然产品类似,但后者更像吃,而前者则类似于正餐主食。 不管是消费群体、还是用餐时间和用餐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 这也是为何麻辣烫项目的生意火爆程度,会比串串香项目大有不如的原因。 不过【六婆麻辣烫】因为品牌营销给力、门店装修上档次、产品够新颖等特点,开业后也很受周边客户们追捧。 不管是西郊百联店,还是亚新广场店,饭点儿的生意都几乎是爆满的。 不光是堂食的客人多,就连打包带走的订单也不少。 毕竟是新开的店,加上“可以喝的麻辣烫”这个概念的新鲜感,一开业就有这效果也很正常。 真论起来,各门店的生意也仅次于附近KFc和麦当劳等洋快餐店了。 看着各个门店的生意趋于稳定,马凉的心也更加笃定。到时候启动招商加盟,也不怕有加盟商偷偷跑来实地考察。 样板店就是样板店,开出来就必须成功。要是生意不好宁愿关掉,免得碍眼。 晚上,马凉开着车回了大学城,接上江大学姐共进晚餐。 因为是周五,同学们都出来浪了。这会儿正是饭点,大学城商业街的各个餐厅几乎都是爆满。 所以马凉就开车跑远了一点,找了个农家土菜馆吃饭。 虽然饭馆儿的名字听着不咋滴,可人家是个大饭店,每层四五百平的面积,足足有三层。 一楼堂食,二三楼全是包厢。 像这种郊区的土菜馆,价格也很适中,用餐的客户一般都是周边开厂、或是做生意的老板们。 马凉饿坏了,好一通乱点。 土鸡蛋炒的农家一碗香,砂锅炖猪蹄,老姜炒仔鸡,红烧鳜鱼,粉蒸排骨…… 只是两个人吃,却足足点了六菜一汤,属实够奢侈。 “点这么多干嘛?我们俩撑死都吃不完。”见马凉有些铺张浪费,江吟秋忍不住埋怨道。 马凉嘻笑着回道:“吃不完打包回去当夜宵嘛。 反正现在租了房子,有冰箱也不怕坏。放心,我可不是那种有俩钱就sao包的人。” “我可不吃夜宵,再吃又要胖了。”江吟秋发愁地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