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1章 先下个饵 (第1/2页)
第273章先下个饵 马凉的灵魂拷问,让汪涛彻底愣在了那里。 人都是需要成长的,除了轮回重生这种可能性外,没有谁真的能生而知之。 即便汪涛以后会成为一个商业大佬,但此时此刻的他,也不过是个普通的创业者而已,甚至还是很不合格的那种。 因为他这会儿心里只装着产品研发,对于其它事情一概不理。 不然也不会被马凉这一问给难住,因为汪涛从来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件事情,所以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应。 不过前世这家伙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必然有过人之处。 汪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立刻朝着李泽湘道:“老师,我其实有想过的,等到公司真正走上正轨,就送您一些股份...” 这番话时,他的神情一点儿都不似作伪,很是情真意牵 “不成不成,老师怎么可以占学生的便宜呢。”李泽湘当即就开口拒绝。 原本马凉不提,汪涛还没太过在意。 现在问题都已经摆到台面上了,他还怎么可能装傻充愣呢。 于是就又朝着李泽湘道:“老师,这都是学生的一片心意,请您务必答应。 没有您的支持和提携,就不会有我的今,更不可能创建大江。 送您些股份,本就理所应当。 虽然大江公司才刚起步,但我相信以后一定能成功的。” 汪涛能如此,也的确是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毕竟李泽湘等同于他的贵人,于情于理都应该表示一下感恩。 别是对李泽湘了,还是创业白的他,对刚刚招聘进来的卢至辉三人,都许出去了不少期权。 而正是他这不成熟的许诺,才使得大江四王后来分崩离析。 创业不是过家家,也不是普通的公司经营。 早期的骨干员工如果不能给到人家应有的回报,尤其是让人家为公司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就不能当成普通员工对待。 而应当作创业合伙人,共享企业发展的红利。 很多事情都要在前面,一旦做出承诺就不能轻易变卦,否则必然会因为利益反目成仇。 这也是为何后来在创投风潮最盛的时候,创业公司一开始就都必须给骨干员工配点期权呢,不然你都招不到人。 也只有创业白才会什么都不懂,像铁公鸡似的一毛不拔,把股份和利益看得比命都重。 岂不知,下熙熙,皆为利来;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把利益提前分好,谁会轻易给你卖命。 项目做成了,股份才有价值。公司都干黄了,你就算有百分之百的股份,也是一文不值。 很可惜,这个道理却不是什么人都懂。 尤其是那些穷怕聊人,更是一辈子都悟不透。宁愿把人才都气走,也不愿意许诺点期权。 汪涛毕竟是出身自中产家庭,格局自然不会那么低。 不过他对于创业的股权架构,也并没有多专业,所以才会出股份送来送去的话。 因为二十多前,他还是个光杆司令,项目都快干不下去了。 也是想用股份拴住卢至辉他们,一起把大江坚持做下去。 新来的员工他都能许诺期权,对自己有莫大恩情的李泽湘教授,送点股份就更不再话下。 “汪涛,老师之所以帮伱,可不是为了你的股份,而是真的欣赏你这个人才。 所有的帮助,都是我身为老师应该做的,并不需要你回报什么。 再了,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 就算是我看好你的公司,也不会白白拿你的股份,而是会像马总一样,投一笔钱给你。”李泽湘欣慰地回应道。 尽管他不可能接受汪涛的馈赠,但学生能有这番心意,他还是很开心的。 汪涛还待继续劝:“老师……” “别再了,我是不会接受的。”李泽湘断然拒绝道。 汪涛悻悻地收回了想要的话,但心里别提有多暖了。有师如此,真是自己的幸运。 送股份的话题就这样戛然而止,包厢里的氛围都变得尴尬了几分。 马凉看着他们师徒情深,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 他就像是一个导演似的,导出了眼前这场好戏。不过带了半的节奏,这会儿终于轮到他来送出最后一击了。 “李教授,我倒是觉得汪总的提议很不错呢。 如此一来,您不就更能名正言顺地帮他把把关吗?”马凉心里很是得意地建议道。 换做别的事情,汪涛还存着较劲的心理。 唯独马凉刚刚这句话,他想都没想就点头同意:“对对对,马总的在理。 老师,您就答应吧!” “胡闹!”李泽湘立刻瞪了他一眼,转头又朝着马凉道,“马总,这种事情可不好随便开玩笑的。” 马凉意味深长地回应道:“李教授,我可没有开玩笑,而是真心实意地为两位考虑。” “哦,此话怎讲?”李泽湘见他话里有话,顿时也来了兴趣。 马凉笑了笑,立刻解释起来:“李教授,我并没有让您直接接受汪总的馈赠啊! 您完全可以和我一样当个使投资人,给汪总投上一笔钱。 一方面可以顺理成章地入股他的项目,另一方面也能帮助他的公司更好地发展。 句不耐听的话,汪总虽然在产品上很有钻研精神,但创业方面却是什么经验都没有,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