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附体 (第1/2页)
黄清波走到傻女面前,掏出三张百元大钞,递给傻女! 傻女一楞,黄清波拿的三百元,比乡下泥匠干一的钱还多。 乡下泥匠目前的收入,一二百五,加免费午餐,一包十元左右的香烟。 傻女呆呆地望着黄清波,低声道:\老板,你大方,你好心,我不会忘记的。\ 完,傻女伸出瘦的右手,拿了三百元。 众人见了,被黄清波的慷慨大方打动了,一时间集体沉默。 不一会儿,有人鼓起掌来! 霎时间,掌声四起。 庆祝渔夫码头生意兴隆的话,在众人口里响起。 黄清波没想到,宋善祥没想到,开业典礼就这样进入了高潮。 而这个高潮,是由傻女引发的。 傻女姓甚名谁,没有人流传,因为外号比姓名,更容易流传。 看来,做人傻乎乎,也不错吧。 来也怪,自从傻女拿了三百元,剩下的油炸黄鱼,没人来领了。 人心大于,其实上眼里的每个人,都是有同情心的。 渔夫码头是个饭馆,黄清波、宋善祥做的是本生意,所以众人不想白吃白拿,这样的心理,是很正常的。 黄清波也没想到,自己对傻女的善举,不但让自己收获了好名声,还给渔夫码头的生意,带来了意外惊喜。 接下来的数日,渔夫码头的营业额,十分火爆,超过了百姓人家和为民排档。 匪夷所思! 这是仁义的力量! 按照先前分工原则,宋善祥负责供应菜品,黄清波负责加工。抬盘、清洁之类的活,主要由宋善祥做。 黄清波的活很简单,就是煮菜。 平时中午来的顾客少,晚上很多,所以黄清波晚上很忙,至少煮上百道菜。 光阴似箭,渔夫码头开业过去了一个月。黄清波、宋善祥核对榨,去掉成本,赚了二万九千元! 这样算下来,每人净赚一万四千五。 嗯,不错啊,这是月收入。 以后每个月的收入,可以用这个数据参考。 黄清波道:\老哥啊,咱俩做这个生意,算是弄对了。为庆祝开业一个月,赚到这么多钱,咱俩好好喝一盅,你看如何?\ 宋善祥听了,自然答应。喝酒对他来,是大的事。 二人商量了一会,决定邀请几个要好的朋友,到吕城选一家大的饭店,搓一顿。 现在介绍一下黄清波和宋善祥的朋友圈,后面均有戏码。 黄清波朋友不多,经常交往的只有几个。 吴能新:黄清波发兼学同学,水电工,在近海县范围里干活,专门做散户。 袁海成:黄清波初中同学,上学时打架队副队长,现在吕城码头贩海鲜。 罗华:在吕城开一家电脑门市,游戏发烧友,黄清波玩网游时认识。 毛莹莹:黄清波最近认识,在吕城开一家眼中明视力养护店。 宋善祥呢,江湖朋友很多,但没有深交,一个叫彭辉的,贩卖海鲜,没有固定场所,游击队员。 饭店明确,在吕城海神路,一家叫海味楼的。 开始行动吧! 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衣食住行,是最重要的项目。这个食字呢,排在第二位。 远古先民衣不遮体,后面再来一句,食不果腹。 人要脸,树要皮,所以情愿饿着肚子,衣服总得穿的吧。 除了穿着,接下来就是吃了! 君不见如今有太多的吃客,也叫食客,厉害的叫美食家! 第三位就是住,高档别墅,高档区,商品房什么的,你懂的。 行就是交通工具,路虎宝马什么的,互相攀比。 人活在世上,这叫一个累啊,因为背负太多的东西。 现在好了,只要到喜欢的饭店,张嘴点菜,会有厨师帮你煮,服务员送步桌上。 你只要拿起筷子,就能吃啦。 人生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免费吃喝。 朋友圈里,互请吃喝,对食客来,是一件绝对开心的事。 有人喊你到饭店吃喝,尽管你在减肥,你在治三高,你很难拒绝吧。 这就是美食的力量,吃的力量。 回到家里,漱洗毕,黄清波拿起手机,首先打毛莹莹电话。 异性相吸,黄清波也不例外。 不一会儿,电话那头,传来毛莹莹甜美的声音。 黄清波了海味楼聚餐的事,毛莹莹先是婉拒,她一个女孩家,到男人堆里聚餐,不方便,后来经不住黄清波一再请求,才答应下来。 接下来,黄清波联系吴能新、袁海成、罗华,没有悬念,全部请到。 4 2,一共六人。 第二晚上六点钟,吕城海神路海味楼二楼一个包间里,六人全部到齐。 黄清波简单讲了一下渔夫码头,然后话锋一转,讲自己遭遇海难,幸亏毛莹莹搭救,才捡回一条命。 其余四个男人听了,纷纷立起身来,向毛莹莹敬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