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史少华读金刚经 (第2/2页)
jianian徒! 戴秋茵安慰了林鹤翔一会,到超市购物去了。 傍晚时分,史家大院客厅里,史少华坐在藤椅上,看《金刚经》。 最近毛莹莹向史少华推荐阅读《金刚经》,说里面有不少智慧,不少干货值得学习,会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东西。 史少华一向相信毛莹莹的话,于是就在网上买了一本《金刚经》。 《金刚经》,全名叫做《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史上最伟大的佛教经典之一,包含了大乘佛教的最高智慧,被奉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众圣之所依\",是最能代表大乘般若思想的经典。 当看到\"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这一句时,史少华觉得太有道理了。 一个人做了好事,不要让别人知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才是高人,得道之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这句话,史少华想了好久,始终理不出真正的头绪。 于是史少华发毛莹莹信息,问这句话的含义。 毛莹莹很快回复,说修出来的境界,才是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否则,都是假的。所以一个人呢,要多修行,才能不断提高人生境界。 史少华越看《金刚经》,越觉得头疼,这是本什么神书啊,看得晕乎。 于是史少华再次发毛莹莹信息,说看《金刚经》,太费力了。 毛莹莹回复,说如果一看就懂,那就不是经典了。 是啊,经典的东西,需要反复咀嚼,方得其味。 史少华咬紧牙关,强迫自己看下去。 但越看,史少华越是迷糊,于是又请教毛莹莹。 毛莹莹说一个人修行时,境界是分几重的。
一开始时,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后来进入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呢,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绕了一大圈,又回来了。 这就是一个人的认知,螺旋上升的过程。 史少华看了毛莹莹的解释,发现自己的思路,进一步打开了。 追求诗和远方,这样境界才能提高。 抱残守缺,永远困于场屋。 看来一个人,必须走出去,把书上看到的,在实践中细细领悟,才能大成。 得道成仙的路上,风景不少,需要用慧心去品悟。 毛莹莹说要参透世上万物,就必须深究佛理。 二相结合,就oK了。 史少华放下《金刚经》,自言自语:\"看来这本书,有点道理,只是太玄奥了。\" 然后史少华到厨房间,打开冰箱门,找美食吃。 拿了三只鸡蛋,打入碗中,放一点葱,撒一点白胡椒粉,在锅里颠了几下。 随着热油的丝丝声,不一会儿,一盆炒蛋出锅。 史少华吃了几口,赞道:\"香,真香啊。\" 这史少华每当迷糊时,就要吃美食。 冰箱里的美食,吃得差不多了,于是吃炒蛋。 史少华心想,这炒蛋很简单,添点葱花,就能爆出不少香味。 如果再放点火腿肠什么的,就更好吃。 再放点香菜,那就更好吃了。 这悟道的过程,其实也是品味美食的过程。 你越是悟,就像吃美食添东西一样,就越是好吃。 所以酒呢,越陈越香。 所以经典的书呢,越是多看,越是持久,就越能悟出道道来。 世上万物,其理相通。 人呢,以前史少华认为是猿猴变的。后来看了最新的研究,说是鱼变的。 这鱼鳍呢,就变成了人的手脚。 噢,古生鱼,现在没这鱼了,否则吃鱼,就是吃祖宗了。 史少华还看到,有人研究,说人类是外星人留下的种。 亿万年前,一批外星人来到地球,因为飞船坏了,就留在地球上,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变成了人类。 这个版本,也有点像。 还有最近史少华看到科学家对月球背面的研究,说二十亿年前,月球就死寂了,不再有生命,也就没有了生机,永远死气沉沉。 在月球背面呢,据说发现了不少外星人留下的航天器! 不知是真是假,如果这样,嫦娥奔月,那就是虚构的故事。 史少华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他感到心累。 今天探究这,明天探究那,所以人才会累啊。 看来呀,还是练仙医术,来得实惠些。 史少华看了看手机,晚上十一点多了,该练仙医术了。 于是在床上盘腿,舌顶上腭,开始练功。 不一会儿,一团团热气,从史少华肚子里袅袅而出,这是气感。 当气感越来越强烈,史少华身上的真气,开始循环起来,而且越来越快。 看来我这道医,快练成天医了。 史少华一边练功,一边鼓励自己。 这史少华真能静,只要盘腿打坐,就像老僧入定,能坐一晚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