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六十六章 东西齐反(求月票,求打赏) (第1/2页)
蒲州城中。 守城大将王聃正离开衙门,往家中行去。 他本是琅琊王氏旁系子弟,自幼家道中落,苦练武艺,修行兵法,凭着功劳,渐渐做到了蒲州总兵的官职。 自从担任了蒲州总兵。 王聃从来都是矜矜业业,不敢出现任何的差错。 此时此刻。 他刚刚cao练完兵马,解散了士卒之后,骑着马,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当中。 一进府门。 几名家仆就迎了上来,将王聃时常骑乘的黑鬃马接了过去,正要牵到后院喂些草料。 然而,正在这时。 府门外却飞奔进来一位军官,正是王聃麾下的斥候队率。 “将军,出事了!” 这名斥候队率脸色凝重,快步来到王聃面前,低声说道。 “怎么回事?” 看到这位斥候队率。 王聃的心头下意识一突,口中连忙问道。 “今天清晨,末将率领部众在蒲西坡发现了数百杂胡骑兵,心下疑惑之际,便埋伏在旁边查看,谁知道到了正午,那杂胡骑兵越来越多,已经有了两三千人之众。” 斥候队率沉声说道。 “杂胡骑兵?” 王聃心里微沉,但是却搞不清楚这支骑兵究竟是什么意思。 “莫非因为东面之事?” 突然。 王聃的脑海之中一阵电闪。 他不由得想起了前些日子自己接到的一份军令。 那份军令来自大兴城。 大概的意思是说,让潼关总兵魏文通、虎牢关总兵尚师徒、虹霓关总兵新文礼加强对于东面的防备,同时让其他各个关隘的兵马,积极配合此事。 一想到这里。 王聃便不敢怠慢。 他立刻翻身上马,提了凤嘴刀,与那斥候队率一起,引三千兵马出城,准备去查看情况。 隆隆隆! 隆隆隆! 隆隆隆! 马蹄踏动大地。 王聃率领兵马沿着官道飞驰而出,直奔蒲西坡。 他们堪堪走了五六里路。 前头便有数名斥候飞奔而来。 斥候向王聃禀报道:“将军!那杂胡骑兵目下已经聚集了五六千人,已经在蒲西坡安置好了营寨,但不知是何目的。” “管的是何目的,私调兵马,堵塞道路,就已经是重罪了!” 王聃冷冷说道。 说完这话,他立刻回头,对自己的副将说道:“你且先回城中,向朝廷发送军报,我率领兵马,去蒲西坡查看情况!” “将军,你乃是城中主将,应当回去主持大局,至于蒲西坡,由末将率领兵马前去就是了!” 那副将拱了拱手,说道。 “废话什么?快快回去!” 王聃摆了摆手,十分武断的对副将下令说道。 副将无奈,只能拱拱手,对王聃说:“将军多加小心!” …… 蒲西坡。 位于蒲州城池西面七十里。 此处两座土坡对峙,地势重要,乃是东西官道的唯一路径。 如今。 就在这官道大道之上。 无数的栅栏、鹿角、拒马横向排列,挡住了道路。 而这些防御工事后方,则是一座座鳞次栉比、星罗棋布的营盘帐篷连绵,一面面绣着公羊头像的旗帜,迎风飘扬。 公羊,正是呼单贵所统领的杂胡部落的图腾。 此时此刻。 王聃率领兵马来到了杂胡营盘附近的高地之上。 他轻轻挥手,让麾下士卒打起朝廷旗帜,又布置兵马结成圆阵,自己则策马提刀,来到了杂胡大营面前。 “我乃蒲州总兵王聃,尔等是哪里的兵马?让管事的出来搭话!” 王聃行至那杂胡大营面前,手中的凤嘴刀横握,高声喝道。 不多时。 那杂胡营寨之中,诸多兵马列队而出。 为首一员大将,生得面如青蟹,怪眼圆睁,身长八尺,体若熊罴,掌中一口九耳八环刀,正是呼单贵。 “你便是这支兵马的首领?” 王聃盯着呼单贵,问道。 呼单贵点点头,大咧咧一拱手,说道:“正是!将军来此,所为何事?” 王聃道:“尔等在这里囤积数千兵马究竟为何?我作为蒲州总兵,自然是要前来查看!” 呼单贵说道:“关中地势狭小,我准备率领族人迁往河北之地,还请将军放开城池,让我们过去吧。” 王聃冷笑一声,说道:“伱身为统领,难道不知朝廷规制?若要迁徙祖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