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五章 气运法宝(求月票) (第1/2页)
“定北侯王恪……” 听到这个名字。 韩擒虎心念微动。 在他的眼里,王恪乃是越公杨素一步步提拔上来的嫡系。 而杨广严格来说,算是目前杨素的靠山。 所以。 杨广拉拢王恪,也是在情理之中。 “定北侯多次与突厥人有所交集,与那启民可汗也有交情,若是以他为使,前往突厥,的确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韩擒虎点了点头,说道。 “那好,如此的话,三位出使的人选已经定下,卿且回去准备,朕写好圣旨之后,卿便可以引军起行了。” 杨广微微颔首,对韩擒虎道。 “臣遵旨!” 韩擒虎闻言,当即双手抱拳,向杨广行礼离去。 “去吧!” 杨广轻轻摆手,口中道。 待韩擒虎走后。 杨广望着其人远去的背影,眼眸之中微微闪烁着光芒。 这书中暗表。 杨广为何要选择王恪出使突厥? 除了韩擒虎推测的原因之外。 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却是他的临时起意。 一开始。 杨广任用人才,更倾向于自己在晋王府时代,亲自提拔的俊杰。 而阴世师、冯孝慈、樊子盖这三位他自己选拔之人,在于吐谷浑作战期间,着着实实打了杨广的脸。 再加上如今韩擒虎的侃侃而谈。 杨广在心头突然做了一个决定——若是在朝中勾心斗角,运筹帷幄,自己提拔的人物绰绰有余;可是,要冲锋陷阵,决胜千里,还是要使用一些沙场宿将才是。 故而。 想到此节。 杨广便决意提拔一位边将。 而出身于越公杨素府中的王恪。则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自此。 随着杨广做出决断。 大兴城内的各个官员,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如此这般,又过了三日。 关于西北战事的诸般诏书已然拟定完成。 拜韩擒虎为凉州行军总管,都督凉州内外军事,负责讨伐吐谷浑的相关事宜。 阴世师、樊子盖二人,为朝廷大将,却慢军无礼,导致损兵折将,本该治罪,但目下正值用人之际,故而留在帐前听用,将功补过。 鱼俱罗、鱼赞二人,身为边将,统兵无方,导致西北门户洞开,玉门关、敦煌城落入敌手,亦是应当治罪,但念及二人熟悉边务,则留在军前听用,将功折罪。 至于北宫国昌,虽然时运不济,遭逢大败,但因为他是白身助战,为国为民,故而不曾受罚,反倒拜为帐前校尉,等候韩擒虎到来。 除此之外。 曲伯雅持节,出使西凉国、沙陀国,请求两家出兵,配合大隋,击破吐谷浑。 裴矩持节,出使吐蕃国,请求吐蕃赞普集结兵马,等候大隋出兵,便从西南、东南两侧进击,截断吐谷浑退路,并且分割吐谷浑南面土地。 王恪持节,出使突厥国,联合突厥启民可汗,准备合兵一处,会猎西北,一起攻打吐谷浑,若大事可成,便与突厥共同瓜分吐谷浑疆土。 而韩擒虎等人离开之后。 南面伍云召、李子通、杨通之事,则以怀柔为主。 杨广令杨素、杨玄感父子统领大军,沿着长江布防,同时将宇文成都留在南面听用,为的就是威慑南方叛逆。 如此。 天下各地事宜安置完毕。 诸多使者分批行动,前往各自的目的地。 …… 北境。 幽州城。 定北侯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