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谁无耻? (第1/2页)
第177章谁无耻? 就在宛城援军赶到的第二,曹cao也发起了全面进攻。 他集结了十五万人马,分兵三路,浩浩荡荡向新蔡攻来。 曹cao自领中军,以徐晃、于禁为先锋,许褚随中军同行,负责保护曹cao。 左路军由夏侯惇、夏侯渊兄弟领军,右路军由曹洪、曹仁兄弟率领。 郭嘉、荀攸、程昱以谋士的身份同校 张绣这一边,谋士只有鲁肃一个,武将中能拿出手的也就只有赵云和刚刚归顺不久的张辽,后者这段时间还因为水土不服病倒,无法参战。 至于兵力,加上从南阳来的援军也不过五万之数。 双方配置从表面上看就像去年淯水之战的翻版,不过是把胡车儿换成了赵云,贾诩换成了鲁肃。 处于劣势的依旧是张绣。 但实际上,张绣的境遇比起去年要好多了。 首先,曹cao的十五万大军和他去年来攻宛城一样,都是虚数。 当然去年守宛城的张绣麾下那五万人马也是虚数。 但这次张绣麾下的将士有荆州江夏和南阳的中坚力量,又收编了徐州吕布和豫州黄巾军的残部。 经过整编以后,这可都是实打实的战斗力。 其次,淯水之战的曹cao远道而来,锐气正盛。 反观张绣却是信心不足,完全凭着一腔要维护婶娘的热血和穿越带来的外挂来和曹贼一战。 但现在张绣却是以逸待劳,曹cao则是长途跋涉,疲军之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去年的淯水之战,张绣毫无准备,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今年的汝水之战,张绣早有安排,曹cao的行动完全在他预料之郑 张绣始终认为,决定战斗胜负的关键就是主动权。 如今战斗尚未开始,张绣已经牢牢把这一战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不提张绣本人,便是麾下一众将士面对曹cao这十万大军也是神态轻松,神态也并没有太过紧张。 只有昔日跟随刘辟的前黄巾军被城下曹军浩大的声势吓到了,个别缺乏经验的士兵甚至紧紧用力握住手中的武器,仿佛这样能够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手放松。” 看到这一幕的赵云走过去拍了拍一名士兵的肩膀。 “这样只会白白浪费力气”,赵云指了指那人因为用力而发白的手掌,“一会真正打起来再用力。” “赵将军的极是!” 此时刘辟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走过来看了两眼,随即大声道:“还没打就吓尿了?都给老子看看其他人!” 刘辟口中的“其他人”,指的自然就是张绣一开始从江夏带来的那部分人马和昨才从南阳赶来的援兵。 他们的表现最为镇定。 徐州兵的表现虽然不如荆州兵,但自从离开徐州以后跟着张绣几乎横扫了整个汝南,连番胜利让他们的精气神已经跟以前大为不同,比这些刚刚加入的黄巾军要强多了。 顺便一提,如今刘辟已经带着残余的黄巾军加入了张绣团队。 龚都被许褚斩杀,汝南的黄巾军本就是刘辟一人了算。 再加上逃跑的过程中被曹cao一路追杀,如今所剩仅余一半左右。 不过能够逃过追杀的要么是自己实力过硬,要么纯属运气好,无论哪种,如今剩下的都已经算是汝南黄巾军的精锐了。 刘辟的选择其实也不多了。 他一开始是想追随刘备的,毕竟人家的名气在那里摆着。 无奈刘备这段时间的表现实在有些拉垮。 机缘巧合之下,他率领黄巾军跟张绣达成了一次合作。 结果就被张绣这段时间的表现深深折服了。 再加上张绣军中流传的关于“北地枭雄、乱世不败”的传,许劭对张绣的评语,之前赵云的相救之恩,刘辟最终选择了归顺张绣。 对此张绣自然是欣然接受。 刘辟个人实力大概算是二流武将,如果放在去年刚刚穿越那会,绝对是雪中送炭,要重用的。 但现在加入就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了。 按照惯例,张绣将跟随刘辟的黄巾军打散重组,编入自己麾下。 又安排刘辟做了军中校尉,独领一军,算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当然,他麾下士卒是由江夏、徐州、原汝南黄巾军三部分组成。 毕竟张绣对这个人并不熟悉,还是保持了必要的戒心。 这也是应有之举,对此刘辟也很理解,并且很快适应。 在赵云和刘辟的鼓舞下,原本些许紧张的气氛很快就消失。 见军心稳定,两人便联袂去见张绣。 让他们惊讶的是,张绣居然正在跟鲁肃下棋。 赵云倒还好,毕竟是师兄,无论张绣做出什么事他都能很快接受。 但是刘辟一想到城外曹cao大军马上就到,张绣依旧是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不禁大为诧异。 “难道将军竟真是一点都不担心吗?” 正思量间,张绣看到赵云和刘辟前来,一指袖袍便站起身来: “来得正是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