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在下张绣,有何贵干?_第222章 他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2章 他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第1/2页)

    第223章他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曹cao最终还是没有强留赵云和诸葛亮。

    一方面是因为赵云和诸葛亮的坚定信念让曹cao觉得强留两人只会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徐州事变。

    话之前曹cao用了荀彧之计,想要让徐州刺史车胄暗中除掉刘备。

    万万没想到,就如同当初他派遣使者暗中勾结刘备对付吕布一样,这个计划不知什么原因,又一次被泄露了出去。

    不同的是,车胄没有刘备那么好的运气。

    刘备只是一家老被吕布生擒,自己逃出了沛城。

    车胄则是全家都直接无了。

    如此一来,刘备重得徐州之地,曹cao也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放到徐州。

    至于赵云和诸葛亮,为了避免节外生枝,他也只能暂时放两人离开。

    赵云和诸葛亮自然不知其中缘故,还以为是曹cao不想跟他们两败俱伤。

    这也是赵云当初执意跟着诸葛亮来到许昌所追求的结果。

    直到两人返回江夏见了张绣,知道了发生在徐州的事情,这才明白原来曹cao放过他们不是因为害怕跟他们两败俱伤。

    至少不仅仅是因为这个。

    “关羽斩车胄,刘备复得徐州?”

    听到这个消息,诸葛亮半都没回过神来。

    这转折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张绣笑了笑,拍了拍诸葛亮的手臂,把赵云和他拉到自己身旁坐下:

    “这事稍后再,先与某讲,此去许昌发生了何事?”

    虽然朝廷对张绣的封赏早已经随着诏令传遍下,但其中的细节还是要听两人过才校

    诸葛亮定了定神,便把这次在许昌的事情一一道来。

    当张绣听到董承居然想让赵云和诸葛亮把自己的名字也写在衣带诏上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好笑。

    “替我署名?这种事情他们怎么能想的出来?”

    张绣心难怪历史上这群家伙会失败,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来看,这个造反组织分明跟草台班子没什么两样嘛!

    哦对了,不能是造反,人家那叫奉诏起事才对。

    虽然名正言顺,但终究还是能力不校

    听张绣这么,诸葛亮也有些无奈,“亮临行前已经告知孔北海,莫要与国救人有太多牵连。”

    “这你倒不必担心,只要他不要嫌自己活得长,总是去顶撞曹cao就好。”

    在张绣的印象里,孔融并没有因为衣带诏事件受到牵连。

    他的死亡原因跟祢衡一样,总喜欢动不动就去顶撞曹cao。

    前期曹cao顾忌名声,加上大局未定才会处处忍让。

    等到官渡之战结束,一统北方的曹cao便不再压抑自己的愤怒,直接把孔融给咔嚓了。

    “此事亮也已经叮嘱过。”

    张绣闻言暗暗点头。

    孔明就是孔明,如今虽还年少,但处理起问题来细致全面,已经颇有大将之风。

    突出一个稳字。

    完许昌的见闻,诸葛亮又问起徐州的事情。

    张绣笑道,“其实此事来也不复杂。”

    赵云急道:“师兄快,莫要故意吊人胃口!”

    诸葛亮有些意外地看向赵云,自己这位好伙伴在许昌不是一直表现的很沉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