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5章 秦军 (第1/2页)
,攻掠天下 萧远说要对西戎用兵,可不是开开玩笑的,而是早有此想法。 接下来,他也准备亲自前往边关,加紧备战之事。 现在的秦地边关,局势是有些复杂的。 这还得从上一任太守说起,西戎屡犯边境,历任太守皆不能敌,多采取退让政策,在上一任太守手中,更是接连丢掉了一十二城。 这十二城可是秦地,现被西戎占领,那里原居民多半遭到屠杀,侥幸活下来的,也都迁移到了西平关内。 也就是说,西平关是现在抗击西戎的重要防线,关外是丢失的十二城,关内则是现在的秦地。 而那些失去家园的百姓,迁徙西平关后,更是自发的组织起来,在西平关抗击西戎,当地民众,亦是如此,西戎一旦入侵,他们就纷纷拿起锄头参战。 因此,久而久之,在西平关防线,形成了一股股的民间义军,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挡住西戎大军的进犯。 这些义军分成了好几批,总共人数,大约在两万人,其中又以赵牧为最,乃主要力量。 赵牧这个人,先不论别的,单是由他在西平关后,西戎犯境,屡次受挫,亦不难看出他的军事才能。 且在之前,上官文若更是向萧远建议,不要动赵牧,此人可堪大用,足以比肩苏毅。 萧远现在,其实还是非常缺人才的,尤其是一流统兵上将。 这边处理完一些政务之后,他也将秦地之事交给了刘玉之,并任他为总提调官,负责战事之时的粮草军械等后续供给。 说白了,刘玉之就是他出征之时,为其守家抚民,兼后勤部长。 而现在的秦州军队,在给武卫府调了九千余人后,又经招募,兵员已再次扩充至三万。 随后,萧远下了一道紧急调令,尽起三万大军,携大批粮草辎重,和最新打造的军械,带上苏毅、彭双、上官文若等人,赶赴西平关。 三万将士,黑甲红缨,旌旗招展,长戟林立,队伍排成了一条长龙,期间,更有成千上万的民夫,被征调而来,推着运粮车和大型攻城器械,场面极其浩大。 从秦州行军至西平关,因辎重甚多的原因,得需好几天。 在路上,上官文若向萧远说道:“西平关的义军,实则就是民间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的,他们为了守护家园,拿起耕具,甘愿洒血,虽然不是正规军,但其大多都是敢拼敢杀的青壮,战力不可小觑,而义军将领到底如何,届时,看他们迎不迎接大人就知道了。” 他说的没错,这些青壮,若是武装起来,估计比秦州正规军还要强,因为他们常年处于边关,上战场那是常有的事,不知有多少人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一名士兵,平常的训练,怎么可能比得了历经大战,血的洗礼。 这两万义军的重要性,萧远是非常清楚的。 数日后,西平县。 过了这里,就是西平关了。 等萧远率三万大军入城而过的时候,却发生了让他意想不到的一幕。 此时县城内,两边街道,那是站满了围观的百姓,看着这三万军队,人群沸腾了,所有的百姓,都在欢呼着。 “这是我们秦州的军队吗?”人群中,有人向身旁忍不住问道。 “是啊,这可比以前强多了,太守大人新任,改变了这一切,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