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玄德当主公_第二百九十五章 坦诚相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九十五章 坦诚相待 (第2/2页)

就没有机会离开将军的军营了,如今我所念之人,也不过是落在雒阳的长子而已。”

    刘俭闻言,哈哈大笑了起来。

    贾诩今日当着他的面,所说的确实都是实话,至少他敢于点破刘俭的用心。

    虽然只是这么一次,但对于他们两个人来说,已经是够了。

    有些事情,说破无毒!

    把事情说开了,摆在台面上,反倒是让人不用藏着掖着的算计,这心中反倒是更松快了。

    随后,刘俭又重新坐了下来,他对贾诩道:“今日能听先生坦诚之言,足见先生之诚,不错,依照先生所言,你我确实是彼此互相利用,但这天下不被人利用的人又有多少呢?能够被利用多少也代表了那人的能耐,没能耐的人才不会被人利用。”

    “话已经谈到了这个地步,你我之间便算是心照不宣了……我这便把如何救你儿子出雒阳的办法告知你。”

    对于贾诩而言,这件事现在是他的一块心病,只要解决了他儿子的问题,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毫无顾忌的投靠到刘俭麾下了。

    能在刘俭麾下效力,说实话,真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只见刘俭从怀中掏出了一份绢帛,递给了贾诩。

    虽然不知道这信中内容如何,但显然是比较私密的。

    贾诩接过了这封书信,展开一看……那书信不是别人,乃是南益州牧刘焉写给刘俭的。

    要说刘检与刘焉的关系,那还真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的清楚的。

    这两个人都是昔日孝灵皇帝刘宏在世时最信任的宗亲。

    而这两个人同时又都是大汉朝最先被任命为州牧的人物。

    刘俭就任于冀州,刘焉就任于益州,可以说,废史立牧之政就是在他们两个的推动下成立的。

    刘宏其实都不是很了解他这两位心腹宗室,但是刘焉和刘俭却彼此知道对方是个什么玩意。

    刘焉在进入益州之后,借口五斗米教拦路,立刻封锁了成都、绵竹等大县与雒阳中枢的一切联系。

    他就是为了能够偏安一隅独立称王。

    但是万万没想到,刘焉还未在蜀中完全立稳脚跟,汝南袁氏中的袁遗就也奉命进入蜀中了。

    一个是知名于天下的宗亲名士,一个四世三公的名门俊秀,这两个人在一州一南一北,遥相对立,彼此视对方如心腹大患,恨不能立刻吞并之。

    不过相比于袁遗来说,刘焉目前在益州还是处于弱势呢。

    毕竟在汉中郡的东方,袁遗还有袁绍这名袁氏家族子弟,可以随时支援于他,后备力量可谓源源不绝。

    而刘焉虽然占据了成都平原,在蜀中有最为广袤的土地,但是他目前等同于被袁氏围死在了益州南部。

    而他的大后方乃是南中,那里到处都是南蛮异族,很难形成对他的有效支援。

    刘焉也是一名有远见的人物,他自然知道自己这种情况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

    朝廷方面,刘焉自然是指不上的,就现在这种情况,他也没有办法厚着脸皮请朝廷对他支援,而且朝廷在董卓的掌控下已然自顾不暇。

    他目前能够寄希望的只有刘氏宗亲。

    而刘氏宗亲之中,有能力牵制袁绍精力的人或许也就只有刘俭了。

    只要刘俭能够与袁绍在关东地区形成南北对立之势,不让袁绍有多余的精力支援益州,那刘焉就算是大获全胜了。

    没有袁绍,而只有一个袁遗的话,刘焉相信自己不会失败。益州早晚都是他的。

    所以这些年来刘焉竟然是出奇的没有跟刘俭断了联系,而且还时时刻刻的与他沟通天下大事,并互通各自所获得的情报。

    而最近,刘焉写信给刘俭所阐述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的三个儿子目前还在洛阳城中为人质,而刘俭的家眷早就已经被刘俭接回了冀州。

    刘焉的话里话外,是希望刘俭能够帮他让三个孩子返回蜀中。

    贾诩看完信之后,缓缓的将手放下。

    他大概明白刘俭是什么意思了。

    “将军是想借由送刘焉三子返回蜀之际,让吾子在雒阳借机脱身?”

    刘俭点头道:“不错,暂时也只有这个方法,能够让他名正言顺的离开雒阳,不过前提是,你必须要先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