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双边美人计 (第1/3页)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三百四十九章双边美人计曹cao为袁绍设下了这条计谋,想要借着让袁绍退让着使袁术将兵马引向兖州中原。 如此,既能震慑兖州的一众袁绍小弟们,让他们重新明白自己的分量,另外,日后还可以促使袁术与刘俭的交战。 不过,在那之前,必须要缓和一下袁绍与刘俭之间的关系。 毕竟因为袁基的事,双方之间的关系比较僵。 虽然刘俭先前只是讨伐了董卓,为袁基报仇,但有风言风语说刘俭对袁绍亦是深恨之。 如果真是想挑起刘俭与袁术的战争,那首先的一点就是袁绍得与刘俭暂时和好。 而且,袁绍也已经与曹cao商定,若是袁术真的入主中原,与刘俭对抗,那他也得扩充势力。 首先就是以孙坚为将,代表袁家人收服荆南诸郡。 然后,袁绍本人打算领一部分兵马,通过白帝城进入蜀中,协助自己的兄弟袁遗铲除刘焉在蜀中的势力。 只要得到了西蜀作为大后方,袁氏兄弟就足以称雄于长江之南。 而且通过这次事件,袁绍也发现袁遗并不是完全的相信自己。 他先前以为袁遗与自己是一条心的,但现在看来,袁遗似乎对自己有所保留。 应该还是因为先前袁基的事情。 袁术的那封书信真是给自己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好在有曹cao这位挚友帮忙,事情多少没有那么麻烦。 所有的事情就交由曹cao负责了。 …… 与此同时,不光是袁绍方面有了动作,已经迁都到长安的杨彪等人,又针对刘俭开始了一番新的谋划。 前番,秦怡前往邺城见刘俭,得到刘俭的回复是,不会在这个时间段将刘协交给杨彪。 当然,更不会将陈留王交给袁绍。 但偏偏刘俭的话没有说死,秦怡带回来的话,在杨彪等人听来——是刘俭并不反对立帝,他只是不想让汉家变成一朝二主的局面。 但以杨彪等人的角度来说,若是不变成一朝二主,让董卓这么无休止的闹下去,他们的利益就会受损更巨。 这事怎么听怎么都是一个矛盾的事。 但是要是让杨彪他们就这么死心的放弃陈留王,他们还真做不到。 毕竟,除了陈留王,真的再找不出一个能够在大义上可以和当今天子抗衡的傀儡了。 所以还要继续加强与刘俭的联系,与他联合。 于是,杨彪又找到了他在朝中的一众小伙伴们。 大家继续商讨如何攻克刘俭这件事。 杨彪叹道:“刘德然此人对大汉忠心耿耿,对先帝也是忠心耿耿……他是汉室坚定不移的拥护者,此人在大义上与我等相同,但是在一些细微之事上,又与我们不同,就好比这次陈留王之事,咱们与他的立场与角度就不尽相同……着实不太好办啊。” 杨懿道:“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还是要极力促成与刘德然的联合,一年不行便两年,两年不行就三年……咱们一边在朝中与董贼周旋,一边想办法说服刘德然交出陈留王。” 杨彪叹息道:“谈何容易啊……不过你说对,就算不容易,我们也不能放弃,不论如何,要与刘俭交好才是。” 说到这,杨彪来回扫视着在场诸人:“还请诸公回去之后在这件事上多费心,若有什么好办法,可尽快告知与某。” 众人都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特别是王允。 …… 并州出身的王允是个急脾气,虽然他也是士族望门出身的,但与杨彪那些人相比,王允的这个人少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暴力。 一旦有事情不能办成的时候,王允这个人有个习惯,就是剑走偏锋。 急于求成就是他性格中的一大优势,但同时也是他性格中的一大劣势。 回到了府中之后,王允就如同老虎圈笼子一样,不停的在自己的书房之中转悠。 府中的侍女招呼他吃小食,他也不在意了。 “家公,用食了。” 随着那名侍女的又一声轻唤,王允从沉思中回过神儿来。 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不是说不吃了吗?为何还来叨扰?端走,端走!” “是。” 那侍女随即端着托盘退了下去。 在侍女退出房间的前一刻,王允看着她的背影,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 “听闻当年袁士纪曾一口气买下七名歌女赠与刘俭。” “而刘俭也是全部收了,袁基与那刘德然相熟,又是挚友,若是他买七名歌女赠与刘俭,想来必是知晓刘俭的喜好,如此看来,这刘德然莫不是个好色之徒?”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想法一旦从脑中冒出来了,即使没有任何佐证,慢慢的,他也会觉得这个想法是真的。 就像现在眼下的王允一样,怎么想他都觉得刘俭是个好色之徒,这事没跑儿。 既然是个好色之徒,那为什么不能寻一个绝色女子送给他,一来以交其心,二来也可以鼓动这个女子吹枕边风,说不定就能让刘俭把陈留王给交出来呢。 听着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古往今来,又有多少英雄豪杰不是栽倒在美色之下? 他刘德然也正是年轻气盛,喜爱美色的年纪,用这个方法来对付他肯定奏效。 什么事不都在于一试么? 与从古至今那些栽在女色手中的能人相比,刘俭也未必能强到哪里去。 想到这,王允不由重重的伸手一拍桌案,道了一声:“妙哉!” 不过随后,他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