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精忠报国,天下归心 (第2/3页)
“君侯圣贤!” 一声声山呼海啸,再一次响彻了高台上下。 而高台河对岸的袁术与他一众小弟们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刘俭缓缓的转过身,脱掉了自己外面那红色的罩服和绸缎服饰,谁曾想,他的内里竟然穿着玄甲!! 今日这场合,冀州牧刘俭居然着甲饮宴。 刘俭从桌案上拿起酒爵,扬声道:“赵子龙何在?” 赵云站了出来。 “云在!” “传我军令,三军复诵!” 赵云转头高声道:“传军令,三军复诵!” “三军复诵!” “三军复诵!” 整齐的、气势磅礴的喊叫声再次响彻四野。 河水对岸,袁术站在箭楼上,听着北岸传过来的“三军复诵”, 遂用力的一拳敲打在护栏上。 “刘俭小儿,你还没完了是吧?” 随后,就听远处一阵响亮的复诵声传来。 “短歌行!” “嗯?” 袁术皱起了眉。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军齐声高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三军齐声高喊: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随后,便是刘俭高喊一句,白毦军的将士们就跟着齐齐复诵一句。 一开始,不论是南岸还是北岸,所有的人对这首词的内容,还不甚在意。 但是诵读到了中间几句之时,不论是北岸刘俭麾下的冀州官吏们,还是南岸的袁术一众,都大为惊奇。 田丰,沮授,审配,孙乾,国渊,管宁……甚至还有贾诩,他们都没有想到,刘俭居然会在这个场合,在这样一个盛大的场面,做出这等足矣流芳百世的壮丽篇章。 特别是,那言简意赅的短句当中,雄心壮志家国之情,让人听了之后,不由感到血脉喷张,热血沸腾。 “好!!” 鲍信听了北岸传来的雄烈之音,着实是激动的不能自已。 他右手攥拳,左右抚掌,重重一拍。 “刘德然,真当世豪杰也!论气魄,论胸襟之豪迈,我等谁可比之呀?” 袁术闻言不由勃然大怒。 “鲍允诚,汝安敢在此蛊惑军心,涨他人志气乎?” 鲍信冷冷的看着袁术:“我据实所言而已,公路何必如此愤怒,比不上就是比不上,藏着掖着也无济于事。” 这话摆明了是说,袁术与刘德然相比,还差着一大截。 袁术平生最狠的就是有人说自己不如别人。 他猛然拔出佩剑,似要斩杀鲍信。 鲍信怡然不惧,冷道:“舞刀弄剑,公路未必如我。” 袁术咬牙:“你既如此说来,那我倒想一试。” 王芬急忙上前,在中间拦住他们两人。 “大敌当前,岂可自相残杀?” 而此时此刻,江北一面,传来了白毦军将士们,齐声复喝的最后两句。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精忠报国,天下归心!” 张邈捋着须子,一直闭着眼睛听对面将士的呼喊声。 但是当最后一句传过来之后,张邈有些不淡定了。 他缓缓的睁开了眼睛,砸吧了一下嘴,摇头道:“这传世的佳作,本来是完美无缺,怎么偏偏这最后一句,让人感觉少了几分气势与韵味,与全篇似有些剥离之感……” 但想到这的时候,张邈猛然醒悟了。 是了,是了! 全篇气势磅礴,胸襟广大,偏偏这最后一句额外点明了“精忠报国,天下归心。” 关键就在那句“精忠报国”上。 与整首词,不契合! 虽是败笔之句,但以刘俭目前的角度而言,却又不得不说。 也正是这一句“精忠报国”,才体现了他的人设。 词是有了瑕疵,但人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雄略之人啊。 …… 而与张邈鲍信等人一样,此刻一首短歌行赋诵完毕,在高台中的所有人,看向刘俭的目光中,都饱含着浓烈的崇敬之感。 田丰,沮授,贾诩,审配……这些天下顶尖的智士一个个都站出席来,向着他们的主公行参拜之礼。 赵云,徐荣,张郃,高览这些天下猛将,也都站出来向刘俭行单膝跪拜的军礼。 所有的白毦兵和来献万民旗的乡民百姓也是纷纷参拜,高呼“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