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主从之试 (第2/2页)
br> 刘俭点了点头,道:“听奉孝之意,似是长于军略筹划,非儒人也?如此可否与我筹谋一二?” 郭嘉言道:“嘉虽长于颍川,然年少学浅,不敢当有筹划之赞,然将军既有言,嘉虽不才,安敢拂将军之趣邪!” 便听刘俭惋惜道:“自先帝执政黄巾时起,汉室有衰弱之相,天下汹汹,纷扰不息,各地黄巾齐呼‘天补均平’,蜂拥反叛,董卓以凉州军长身份把持朝政,似袁氏诸兄弟,亦各连接起事,称霸一方,不尊王命,我虽有志平定天下,兴复汉室,还百姓昌隆,怎奈独臂难支,至今无有所成,当此时节,应以何计邪?” 适才郭嘉将自己之所擅读之书报于刘俭,皆是长于军计,那刘俭便以军略实势相询。 郭嘉的嘴角微挑,出言掷地有声:“我有一法,可使五年之内,天下安定,不知君侯肯愿遵从否?” 刘俭道:“请讲。” 郭嘉慢悠悠地道:“今天下大乱,纠其根本,盖因先帝用人不明,先帝在时,设立党锢,卖官鬻爵,用人不贤,亲信宦官,使贤能远遁江湖,宵小争相亲近,故使汉室式微,忠臣皆不得为之所用,这天下焉能不乱也?” 说到这,郭嘉偷眼观察刘俭的面色。 虽然今日在场的人只有郭嘉和刘俭二人,但郭嘉早就听说过,先帝刘宏乃是刘俭的恩主,当年正是先帝刘宏一手将刘俭抬进了宗室,同时又委任他州牧之职,可以说刘俭能有今日,全靠的是先帝。
而且民间传闻,刘俭在雒阳的两大挚友,一个是袁基,另外一个就是先帝刘宏。 郭嘉今日且当着刘俭的面,陈述几句先帝刘宏的弊事,且看刘俭作何反应。 他若是当场勃然大怒,将自己驱逐出去,就说明其人也和袁绍一样,不过是小人之量,恐不能成大事也。 当初郭嘉面对袁绍之时,也曾以让袁绍屈膝于董卓和刘俭的方式,来考验袁绍。 今时今日,他故技重施。 刘俭轻叹口气:“先帝执政,有得有失,不能一概而论也……继续。” 刘俭如此表现,让郭嘉心中颇为惊讶。 自己适才说了一通刘宏的不是,他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带过了? 不应该啊!对待一手提携自己的先帝,身为汉室宗亲,他不应该是一力拥护的吗? 难道此人果然是胸襟广阔,处事不论私情? 郭嘉的眼睛轻轻抽动了两下,但随即立刻调整回了状态。 “将军若要平定天下,安抚朝局,这首当其中之事,就是联袁抗董!” “联袁抗董?为何?” 郭嘉郑重道:“将军贵为皇叔,领先帝遗命,可谓宗亲之首,袁绍坐领汝颍诸贤,有仲氏家族之声望引领诸贤,天下衣冠巨室无不倾慕,若是平定天下,汉室宗亲和衣冠巨室,必要倾力合作,方能使天下安泰,百姓安居。” “自光武中兴后数载,天下运转之道皆仰仗此理,方能运转至今,然先帝却为了一己之私,党锢诸贤,打破了这个平衡,致使天下sao乱,而如今董卓这西凉虎狼,却挤身朝堂之中,扰乱天下,颠倒乾坤,依照嘉看来,这个天下的祸端,有一半就在此人身上。特别是此人所推崇的新政,实乃是乱天下之本!将军当与袁绍合力剿灭董卓,拥立天子,废除新政,如此方可使天下归于安定。” 刘俭挑了挑眉毛:“废除新政?” “若是废除了新政,那这个天下当以何政何策何国法而治之?” 郭嘉郑重道:“恢复旧制,延续先代先贤所留的贤政,用以治民,则百姓可安,祸乱可平。” 刘俭闻言道:“原来在先生心中一直崇尚的还是用我大汉朝的旧制之政,是吗?” 郭嘉道:“旧政又有何不好呢?昔日汉朝安泰,百姓安居,民生富庶,四海清平,不都是因为旧时之政吗?” 刘俭听了郭嘉的言论,半晌没有说话。 而郭嘉并没有任何表示,他只是说完之后,半眯着双眼,静等着刘俭对他的发落。 其实刘俭是这个大汉朝执行新政执行最卖力的人,这一点郭嘉非常清楚。 但是他今天就是要用这番话来试探刘俭一下。 看看他到底是真仁义,还是假圣贤。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