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七十章 郭嘉开拓了眼界 (第3/3页)
='gc2' class='gcontent2'> 贾诩笑道:“自然,这就是志向高远,这就是心系天下。” 郭嘉望向不远处的刘俭。 “可叹郭某平日里以算计人心,机谋之术为上道,但是时至今日,方才知晓,谋算人心,谋算他人……或许也能够得到天下,但得到的也终归不过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天下。” “只懂谋天下,不懂治天下,终究是太过浅薄了。” “真正能够抚慰万民的,还得是浩然正气的王道之术啊。” 听了郭嘉自言自语的表述,贾诩笑了。 “你说的不错,似你我这等长于术者,若是一直谋算得当,也能得到天下,但终归没有王道正气来的长远。” “可这就不代表王道之气当中不蕴含阴谋诡诈之术。” “这两样东西呀,其实都是相辅相成的。” 郭嘉终被贾诩这个老头深远的见识所征服。 他平日里虽然自诩为天下无双的智者,但是到了刘俭的麾下之后,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已经见识到两个可以凌驾他的人。 一个就是刘俭,另外一个就是眼前的贾诩了。 郭嘉伸手将贾诩拉到一边。 “还请文和先生指教。” 贾诩看向了不远处的刘俭那一群人。 “老夫的意思也很简单,刘将军确实是心系万民,不止是河北的百姓,雒阳的百姓也是他的民,他相助雒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并传他们技术,以王道而言,确实是希望大汉朝能够强盛!希望雒阳本地的百姓能够过得更好。” “但是,在行使王道正气的背后,也有一些其他的原因,虽非王道,却与王道并不冲突。” “你比如说,刘将军为什么要通过雒阳本地的官吏,借此事联系望族高门呢?就是河北的这些技术都是我们这些年来苦心钻研出来的,要交给他们使用是没有问题的,但也不能白交啊。” “雒阳本地的富户掌控着大多的土地,若是在此地用我们的技术兴修水利,增加灌溉收入,那得利最多的是不是他们呢?” “既然他们得利最多,那他们就不得不付出一些?” “老夫在河北,这些年明白了一件事。” “技术也是可以卖钱的!包括管理的技术也是技术。” “这都是我们河北人花时间琢磨出来的,雒阳当地的人要用没问题,我们可以出人出力出技术帮他们。” “但是,他们得按照同等的价值给予我们回报。” “可以说财货,也可以是是粮食。” “但不能不给。” “老夫觉得,以雒阳本地望族的智慧,孰轻孰重,他们自然清楚。” “老夫觉得他们在这件事上,应该是不会吝啬的。” 郭嘉听到这儿,不由一愣。 接着,他不由得啼笑皆非。 “左将军心中当真会如此之想吗?” 贾诩斜眼瞥了郭嘉一眼。 “奉孝,莫要胡说,老夫何时说适才那话是左将军说的,那分明都是老夫自己的一家之言。” “额……” 郭嘉听了贾诩的话,顿时愣住了。 紧接着又听贾诩慢悠悠的道:“不光是这件事是老夫的独家见解。” “老夫还有许多其他的见解呢!” “你比如说,司州这次发生这么大的战乱,虽然未曾伤及根本,但是,司州本土的望族豪强也都看出了一些苗头。” “他们应该明白了,天下各大势力都将司州看作一块肥rou,各方势力的目光都在这边聚集着,这司州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下一个兖州……残破不堪,穷困,流离失所。” “老夫要是司州本地的这些世家望族,或许就会想着法儿的开始迁移了。” “这个地方真心是没法待呀。” “但是应该往哪儿迁呢?” “能够选择的也无外乎是关中、河北。还有南方诸地。” “对于那些与袁氏望族之间有利益纠结的大家族,他们还是会选择袁氏所在的南方,毕竟河北和关中现在正在彻底落实的新政,这和他们的利益不相符。” “但那毕竟只是少数的一些最顶级的家族,大部分的家族都是和袁家没有利益关系的,最多也不过就是仰慕一下而已。” “在这个时候,若是河北能够向司州伸出援助之手,让这些中小的豪族看到了河北的王道之治以及左将军的广阔胸怀……还有河北那不可限量的前途。” “奉孝觉得他们会选择往哪里迁移呢?” 最新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