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韩州一立,格局大变 (第2/2页)
来,能够为大汉朝开疆拓土的人,可不是那么多了。 特别是檀石槐成为了鲜卑大单于之后,汉朝在北方的策略一直都是防守龟缩。 别说是开疆拓土了,能够挡住鲜卑的攻势就算是很不错了。 如今,牛辅和吕布已经去弘农平定张白骑的叛乱了,听说他们初到弘农,就打了张白骑一个措手不及,连胜三阵,消息传回了长安之后,不论是刘辩还是董卓都非常的高兴。 牛辅和吕布打的胜仗越多,越说明他们的策略很正确。 但是这功劳可是架不住比较。 当关羽定韩州的消息被传到长安之后,牛辅和吕布所建立的那点功劳,简直就算不上功劳了。 别说他们连胜了张白骑三阵,他们就是打赢了张白骑的祖宗十八代,在关羽的面前也狗屁不是。 这下不止是刘辩,就连董卓也气闷的不行了。 这刘德然,不只是他自己不是人啊。 他手下这些能征惯战的猛将也都不是人。 那关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 北疆之际,大汉朝这么多年都没摆弄明白。 这关云长只不过是到北疆区区数年,竟能为大汉朝拓展出一个新的州来? 这关羽到底是不是人啊? 先前还想与刘俭争锋比较的刘辩,此刻变的异常落寞。 他似乎是看明白了,有些事儿并不是他自己单纯的努力就可以能与之相比的。 刘俭应该是一个他永远也无法超越的存在了。
不过,对于三韩之地,被立为新州的事情。 朝中的一众人经过议论,还是觉得这事儿有些不妥的。 特别是杨彪和王允等人。 他们觉得刘德然冒然将三韩之地立为韩州,虽然是为大汉朝开疆拓土,但也很可能是为大汉朝添加了一个累赘。 “陛下,三韩之地自古便是穷苦之地,昔日卫满朝为孝武皇帝所灭,设立汉四郡,但其地却一直未曾为我大汉做多纳税,如今汉四郡之东更是空有国名,实为番邦部落。” “我大汉如今内祸频频,别说是治理这新州了,便是本国土地尚不能全治,况且,这些边塞蛮夷之地很容易发生战事祸患,一旦有事,动用的中枢库府耗费之财货就不计其数。” “凉州便是前车之鉴,历年来,我大汉在凉州耗费了多少钱粮?牺牲了多少将士?可是每年依旧动乱不止,如今新立了一个什么韩州……如若处置不好,岂非变成了凉州第二?大汉可承担不起两个凉州啊。” 王允这话虽然确实是针对刘俭所新立的韩州,但是在无形中却也阐述了凉州之事,这让刘辩和董卓多少有些不悦。 刘辩直接过滤掉了王允话中关于凉州之事的信息。 他环顾四周,看着一众朝臣:“诸位爱卿觉得太仆此言如何?” 淳于嘉道:“王公此言,切中实际,三韩之地,不宜归于我朝,实乃朝中现有足够的钱粮供应三韩,如有叛乱,朝廷何以济之?陛下还需下诏,将此事与抚远大将军细细说明才是。”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不和谐的声音传来。 “司空所言,确实是老成持重的谋国之言,只是有一件事……似乎关乎切实,不知某当讲与否?” 淳于嘉转头看向说话之人,乃相府东掾曹的司曹张既。 “德容有何话讲?” 张既很是尊敬的向着天子和淳于嘉分别施礼。 “三韩得定,朝廷本来就未曾向河北出资军费,今若以此为由让刘抚远放弃新定之土,只怕以这位刘大将军的烈性,必然不允。” “朝廷不摊派军费,我料抚远大将军必然自担军费,包括治政三韩的费用也是一样。” “反正最终朝廷承不承认韩州,这地界,怕是刘大将军都会拿定了。” “敢问陛下、司空……如朝廷承认韩州,此地尚可隶属大汉,朝廷若是不承任韩州,那此地日后是不是就成了抚远大将军的自有之土?” “若此例一开,日后天下诸人征服汉境外的任何土地,是不是都可以不用于朝廷统筹建立州郡,而用于作为自己的封地?” “这后果如何,还请陛下与诸公细思也。” 一开始是写了十四个州,但经过小伙伴提醒,本书前面已经将司隶分为司州和雍州了,因此是十五个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