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曹cao非历史之曹 (第1/2页)
我给玄德当主公正文卷第五百二十一章此曹cao非历史之曹周瑜的声音非常急迫,此刻的他似乎是在压抑着内心的愤怒与焦急。 曹cao乃是英明聪慧之人,自然能听出周瑜此时的话外之音。 看来他一定是不会赞成屠城的策略的。 曹cao看向周瑜,问道:“公瑾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周瑜当即道:“明公乃是英明神武之人,当以天下百姓为重!明公自到江东以来,便行良政,广开屯田收归流民,安定江南,可谓江东英杰之表率也!” “明公为报父仇,此乃天经地义之举,周瑜绝不反对,明公若有差遣,周瑜愿为明公肝脑涂地,率兵打入徐州,为明公效死力!” “只是,明公若是要在彭城和下邳屠城,伤万民之命,在瑜看来是万万不可的!” “老太公乃是身份尊贵之人,他被恶贼诛杀,明公杀陶谦报仇可也!然彭城百万之众与老太公之死有何关联?若无端迁怒于他们,明公的声名如何?” “江东士族见明公如此残暴,又岂会甘心附寄于明公?” “况且明公坐镇江南,声威大震,本可吸引徐州诸杰来投,明公此时若是杀淮泗之民,徐州豪杰定视明公为虎狼也!” “淮泗之地的贤才皆不愿意为明公所用,万民唾弃明公,这难道是明公想要看到的结果吗?” “明公,您且想想,那刘德然在河北广纳各方流民,还收黑山白波青州黄巾为己用,他减免辖境内的各项赋税,鼓励他们生儿育女,为的是什么?” “就是因为刘俭的目光长远,他知晓霸业争的绝非是土地,也不是兵锋,而是人望!是人丁!” “就算屠城之举能使北军日后南下不能得粮草中转之地,但这也绝非是阻挡北军的长久之计!” “明公若要阻挡北军南下,与彼成鼎足之势,还需修德政,养黎民,巩固江东诸业,使江东蓬勃发展,如此方可与北军有相抗之力!” “明公如今在江南施展的各项德政,学习刘德然,为的不就是此么?” “依瑜之见,彭城国与下邳国的百姓,与其诛杀,倒不如迁移临近长江居住者入江南!” “如此就可使彭城国、下邳国的人口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不能成为北军日后南下的粮秣中转之地,还可以用这些人口充实江南的基业,建设江南之地!使江南富足!” “瑜一片忠心,天地可鉴,还请明公细思也!” 说罢,就见周瑜单膝跪下,冲着曹cao环臂作揖。 曹cao认真的看着跪在他面前的周瑜…… 突然,就见曹cao迈步走上前,伸手将周瑜从地上搀扶了起来。 他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敬重之情。 “公瑾虽然年轻,但一片赤诚之心,真是天地可鉴,令人感动啊……你所言,深得曹某之心,正如你所说,屠城虽然可保江东一时无忧,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曹某虽非圣贤,却也不能因为一己私而置百万民众于水火。” “这大汉朝的天下,终须还是要靠人来支撑的!没有百姓,没有人丁,曹某就是将大汉诸州全部纳入掌中,又有何用?” “公瑾所言甚是,彭城和淮泗之民可迁入我江东,充实江东人口,让他们建设江南,使江南富庶,这才是仁者之道,亦是霸者之道也。” 说到这儿,就见曹cao又转头看向了旁边的程昱,对他说道:“仲德也莫要多想,吾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并不针对任何人,仲德之谋也是为了江东的安危着想,虽未考虑到大局之处,但终归还是有常人所不及之处,只是此法与曹某如今在江东之所谓有偏差,故不能采用,还望仲德今后继续为曹某设谋,莫要因今日之事而退却,曹某定当聆听教诲!” 曹cao没有采用自己屠城的方法,程昱倒也并没有感到遗憾,因为周瑜适才之言,也说到了程昱的心里。 曹cao能够采纳周瑜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他的战略眼光的宏大……当然,今日若是没有周瑜的话,曹cao可能就会采用自己的意见了。 “明公目光远大,周郎智计深远,程昱甘拜下风。” “明公放心,程昱非善妒小人,今日所设之谋有所欠缺,日后定当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