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六章 神兵天降,不世之功! (第6/6页)
r> 只是瞧见面前有人阻拦便大喊让路,不让路,那就是直接挥刀相向。 生死关头,哪儿还顾忌得了那么多! 不敢向无当军动手,还不敢欺负你控鹤军吗? 于是,控鹤军的军阵也是摇摇欲坠。 但他们终究有足足五万人,又是严阵以待,雪龙骑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之后,终于也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般冷静了些许,知道这是块砸不烂的石头,还是只好朝着两侧跑去。 耶律休长出一口气,无当军也在这时候追了过来。 姜玉虎快马而来,冷冷地看了一眼耶律休,高声道:“本将与耶律石有旧,今日只追镇南王,不杀你!识趣的赶紧滚蛋,勿谓言之不预也!” 耶律休面露惊疑,看着姜玉虎,心头犹疑不定。 “冥顽不灵!” 姜玉虎冷喝一声,三股无当军汇成一股,陡然提速,朝着控鹤军已经散乱的军阵冲去。 耶律休虽然为刚才那句话心头有些疑惑,也怀疑是姜玉虎的离间计,但身处此地,他知道贸然撤兵的风险有多大,于是当即召集士卒抵抗。 双方战做一团,一边是士气正旺,凶猛无比的无当军,一边是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控鹤军。 无当军更强,但是亏在人数; 控鹤军虽弱了点,但是胜在人多阵齐; 双方一时间打得难解难分。 而这时候,镇南王也在竭力收拢溃兵,眼看着战场的天平又将倒向北梁人。 就在这时,南面的远处,骤起一阵漫天的烟尘,以及铺天盖地的喊杀声。 只见南面远处,数千骑兵一马当先冲来,在他们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步卒。 他们举着军械,高喊着,要来守卫他们的国土。 一眼望去,粗略一估,绝不少于五六万。 耶律休吓得面色发白,一回头,却发现镇南王已经带着人果断调头逃了。 “薛宗翰,我干你亲.” 皇权的威压,让耶律休生生忍住了对太后的亵渎。 一旁的亲兵开口道:“将军,镇南关已丢,咱们撤吧,别把耶律八部的精锐全部埋葬在这儿了!” 耶律休仰头一叹,脑海中掠过陛下雷霆震怒的脸,掠过耶律八部共主耶律石私底下对他说的那些话,最终竟想起了姜玉虎方才阵前的高喊。 “我领本部断后,你带人先撤!” “将军,我来断后,你先撤吧!” 耶律休沉声道:“这是军令!我先撤了,控鹤军能活得下来几个!” 控鹤军开始缓缓后撤,姜玉虎眯眼一哼,“金剑成,你亲领五千骑,亲自“护送”控鹤军离开,一百里后返回。其余人,跟我来,我们去送送镇南王!待与追杀虎豹骑的徐振山合兵之后,再来接应。” 说完,无当军在层层军令之下很快分做两队,姜玉虎亲自领着五千骑兵,直追镇南王的中军所在。 而金剑成则同样追杀起了撤退离开的控鹤军,虽然对方撤退有序,但金剑成也不冒进,炖刀子割rou,沿路愉快地收割着首级。 镇南王在军阵之中,快速地挥动着马鞭,此刻的他,还来不及想此战之后,即将面临什么。 但他知道,如果他不抓紧逃,这一次,自己的头颅恐怕就是姜玉虎不世之功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他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紧追而来的无当军,心头滴着血泪。 如果还能掌军,打死也不来南面了! 青川关前,不多时,便恢复了寂静。 昨夜至今的厮杀,和方才的混战,就仿如一场狂风,风过之后,留下满地狼藉。 但城头的应如龙知道,这场注定席卷两国的狂风,才刚刚吹起! 远处的南面,前冲的队伍缓缓停下,无当军骑兵一个校尉勒马,朝着身旁一位穿着铠甲的男子拱手道:“大局已定,此番有劳郑太守了。” 那男子脱下头盔,豪迈地笑着道:“本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能够亲眼见证一场如此惊人的大战,大胜,乃是三生有幸之事,管校尉言重了!” “郑大人此言差矣!”那无当军校尉面带笑意,“您这可不是亲眼见证,您是亲身参与!若无您和您治下子民的配合,我们这区区一千骑兵,如何能在这关键时刻吓跑北梁大军呢!” 郑太守一愣,旋即哈哈一笑,“如此倒是本官贪功了啊!” “没有,但凡知兵之人皆知郑大人之功。您放心,待此间事了,我一定禀明公子,也将据实上报朝廷!” 军功难得,想到朝廷可能的封赏,郑太守也难免心头一团火热,觉得不枉自己一番筹谋,风餐露宿几日了,当即拱手,“如此便多谢安国郡王和管校尉了。” “您客气!那我等便先回城了,大战之后,城中诸事繁多,地方狭小难以接待,就委屈郑大人及诸位壮士了!” “您才是客气,军务要紧!” 管校尉拎着一千无当军朝前冲出数十步,而后齐齐下马,朝着身后的文官和普通百姓们,齐齐一躬。 身后的郑太守和众人也都齐齐郑重回礼。 在这草原风沙之中,上演着感人的一幕。 他们是他们浴血奋战的意义,而他们亦不曾辜负他们的期望。 —— 与此同时,一只飞鸽振翅,才刚飞入昨夜举办完雨燕州大捷庆功晚宴的中京城。 巨石入水,一片沸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