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人间义气是朱仝 (第2/2页)
“大丈夫总要有所作为,难道你甘心做一辈子都头吗?” 朱仝道:“我从未想过要背叛朝廷。 此事兄弟还是不要说了。” 雷横还欲再劝,武柏却制止了他,说道:“雷兄,不必再劝,该说的我都说了,人各有志,强求不来。 我们还需尽快离开这里。” 雷横无奈的叹了口气。 武柏又对朱仝说道:“义军迟早会争战天下,只希望到时候朱兄能为天下百姓想想。 梁山泊的大门始终为朱兄敞开。” 原著中朱仝一直排斥上梁山,他私自放走雷横,被刺配到了沧州后,却因祸得福,得到了沧州知府的赏识。 但是为了逼朱仝上梁山,吴用怂恿李逵,将跟随朱仝出来看花灯的小衙内杀死。 朱仝没办法回去向知府交差,这才随着吴用来到了梁山。 但李逵杀死无辜的小衙内,惹怒了朱仝。 为了避免两人刀兵相向,李逵躲到了柴进府上,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伏笔。 此刻,朱仝依然不为所动,拱手道:“多谢美意,你们一路保重。” 武柏忽而说道:“得罪了。” 他豁然抬起手掌,将朱仝砍晕过去。 雷横大惊:“兄弟,你这是做什么!?” 武柏道:“为他开罪呀,其他两人都被我打晕了,他若好好的,怎么向知县交差。 他这一劫能不能躲过,就看知县信不信他了。 反正现在多了两个人证可以证明,雷兄的确是被人劫走的。” 雷横担忧道:“如果知县不信,朱兄会如何?” 武柏道:“也无生命危险,应该会被刺配沧州。
好啦,咱们赶紧走吧,若还与朱兄有缘自会相见。” 再见就不知道是敌是友了。 倘若朱仝被刺配到沧州,得到了知府的赏识,那他一定会继续为朝廷效力。 如果将来义军攻打那里,只怕难免兵戎相见。 可武柏为什么不执意劝说朱仝呢? 因为他总觉得时机未到。 也许朱仝另有妙用。 带着雷横快速赶到茶肆,接上雷横的母亲后,雷横将母亲背起,迈开步伐,大步流星而去。 雷横的速度很快,似乎是一种轻功。 武柏追上他后,好奇道:“雷兄练过轻功?” 雷横道:“这是家传步法,名叫《八步赶蝉》,施展起来动如脱兔,纵身一跃可以跳两三丈远,所以我才有了这插翅虎的绰号。” 原来如此。 武柏又问道:“雷兄的内力修为到第几阶段了?” 雷横道:“还在第二阶段初期。 我父亲曾说过,家传的内功心法不是特别高明,比那些武林门派差的远,修炼起来进步有些缓慢。 不知兄弟师承何处?” 武柏道:“梁山泊义军头领,林冲将军就是我师父。” 他一直不愿意暴露自己是丐帮弟子的身份。 雷横一听武柏竟然是林冲的弟子,他对自己的梁山泊之行更加充满了信心。 快要天黑的时候,三人赶到李家道口,斥候放了支号箭进去。 一只小船载着三人度过水泊,金山滩上,得到消息的晁盖、吴用等在那里。 老友阔别重逢,自然好一阵寒暄。 接风宴上,雷横认识了一番义军大小统领们。 武柏将他编入到了解珍的丛林特战队,给了他两天的休整时间,两天后便要开始跟随中军训练。 据梁山泊斥候汇报,朱仝最终还是没能摆脱刺配沧州的厄运。 不过武柏没做理会,只身来到沧州柴进庄上。 自前年冬天一别,武柏至今已有将近两年时间没见柴进了。 久别重逢,柴进喜不自胜,拉着武柏痛饮了一番,晚上更是同榻而眠。 柴进讲了讲他这两年秘密筹建粮仓的事情,至今已建了二十八处,储备粮食三万石。 据查资料,一石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二十斤,三万石就是三百六十万斤。 两千斤是一吨,三百六十万斤就是一千八百吨。 武柏听到这个数字后大为吃惊:“两年时间已经储备这么多粮食了吗!?” 柴进笑了笑:“我把所有家底都存了进去,还秘密收购了不少。 但仍然没把这二十八处粮仓存满,还空闲着八处。” 武柏赶紧道:“义兄,欲速则不达,不用太过着急。” 柴进道:“兄弟所托,我怎么能不上心呢。 何况这是千秋大业。 倘若大战爆发,粮草跟不上,我柴进岂不成了义军罪人。” 武柏道:“义兄若大肆收购粮食,不甚走漏了风声,反而会招惹来无穷的祸端。 如今的大宋国气数未尽,我们还有些准备的时间,万万不可cao之过急。” 柴进借着酒劲道:“可为兄不想等了呀!” 武柏一愣,这是发生了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